【生产再多网红和流量明星,也不如一个他!】作品过硬、努力、谦逊 , 这就是大部分会喜爱他的原因 。
说起来都不是大词 , 但在充满巨大诱惑的市场面前 , 保有这些品质和能力 , 确实不易 。
这些年 , 谈到公众人物、文娱行业 , 我们第一印象恐怕都不是什么好词 。 最近的 , 某直播平台用软色情画面为电竞比赛引流;劳斯莱斯因为启用网红晚晚遭遇车主围攻;佛媛、景区虚假营销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往远了说 , 还有吴亦凡、霍尊和周玄毅等负面事件引起的全民讨论 , 饭圈持续了一年多的大大小小的负面事件 。
为什么公众人物领域总是显得乌烟瘴气?一个是新媒体、演艺行业的准入门槛太低 , 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利益 。 要么是为了利益需要想尽办法攫取流量 , 但因为门槛低 , 只能使用一些低级的手段营销自己;要么就是在利益面前 , 没能守住情操 , 甚至可能本就无情操可守 。
可偶像本来是个好词 , 指的是人取得进步的外在动因 。 好比歌中所说的 , 学习雷锋好榜样 , 雷锋就是学习的外在动因 。 鲁迅也曾在致许广平的信件中提到:“我好像也已经成了偶像了 。 ”
人需要偶像 , 无可非议 , 偶像回归本质就是榜样 , 每个时代都会有榜样 。 但问题是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做榜样 。
科学家、保家卫国的战士、奋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当然是我们的偶像 , 但像何同学这样依靠作品作为竞争力、有射社会影响力的的创作者 , 肯定要比那些依靠娱乐工业制造的网红、爱豆合适得多 。
首先 , 从门槛角度看 , 何同学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 , 毕竟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 , 这是一个硬性条件 。 当然不是说非得高学历不可 , 只是充分的教育给予何同学完整的思想教育和挖掘兴趣、特长的意愿和时间 , 这个结果是最重要的 。
一个公众人物有没有一技之长 , 可能会成为未来判断含金量的准绳 。
另外 , 何同学有作品 。 我想没多少人会用网红形容何同学 , 大家通常会用UP主、科技新媒体从业者这样的名词称呼他 。 这种差别很像“流量明星”和“演员” , 你到底以什么为核 , 是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圈流量 , 还是用作品去赢得流量 。
何同学是有专业主义精神的 , 他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产品经理 , 他的桌子既不是一个高技术要求的产品 , 也不是为了量产 。 而是一个科技、极客精神的传播者 , 他很像工匠 , 坐拥800多万粉丝 , 却仅靠43个视频 , 可想而知每支视频的含金量和投入有多高 。
文章图片
相反 , 如果是为了圈流量而圈的网红 , 那肯定会用最激进、最工业化的方式 , 而不是去创造些什么 。 别说奢求人家创造什么了 , 不用低俗、虚假、挑唆群体对立这些方式 , 大家都会觉得是清流 。
现在是一个社会化榜样的真空期 , 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 , 无论作恶还是为善 。 往大了说 , 榜样和影视作品一样 , 担负着社会心智培育的责任 。
这两年 , 我们逐渐加大了对负面事件的处理力度 , 就是所谓的“破” , 这份工作难度已经很高了 , 牵扯利益主体广泛且复杂 。 但更难做、也更重要的工作是“立” , 我们需要更多能建立正面效应的榜样 。
希望未来 , 低俗、虚假、没艺德的网红爱豆少些 , 像何同学这样的年轻人 , 可以更多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