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兄弟民族有哪些( 二 )


4、建筑形式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 , 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 。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 , 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 , 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 , 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 。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 。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 , 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
5、文化艺术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 , 具有鲜明的特色 。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 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这就是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 , 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很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 。周代乐舞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 。周代的已有比较完善教育制度,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 , 中国最早的经典如《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经》(已佚)、《春秋》都产生这个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说等 。
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诸侯国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大体同时的古希腊文明东西辉映 。至汉武帝时(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统治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2000年,同时 , 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 , 甚至影响到中国相邻的国家 。在古代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军事名着《孙子兵法》问世 。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着作的精华 。注重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自司马迁撰《史记》,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清代已形成着名的《二十四史》;编年体以《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为代表;其他各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及古史、杂史、地方史志、史学理论等官私撰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古代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 , 其中绝大多数出于汉族学者的手笔 。在自然科学方面 , 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其中如张衡(78~139)、祖冲之(429~500)、一行(俗名张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 , 其中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 是古代农学着作的代表作 。
3、汉族的民族英雄 , 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戚继光,是我国着名的民族英雄,是抗倭名将 。他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在沿海肆虐的倭寇 。确保了人民的安全 。是祖国的历史功臣 。本期的民族故事带你回顾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 , 晚号孟诸 , 卒谥武毅 。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 。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