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很“镇得住场面”的大宅,颇有气势,建造工艺在舟山农村可谓是“精美绝伦” 。整座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略偏西,现存由两个完整的四合院落构成,前后地势有错落,由西南至东北中轴线上依次是正台门、穿堂、内台门、正屋,与两侧的厢房、立脚屋等构成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群,分布面积约有千余平方米 。特别是内台门建筑,门墙外侧八字外撇,门上木、石雕的精致程度在舟山来说也数一数二 。
走在这样的大宅中,依稀望见当年的繁荣 。
住在内院的只有一户人家了,主人名叫刘正良,今年84岁,与老伴相守于此 。他是这幢房子的后人,但他已经说不清这是刘家哪一代太公所建 。“传说这大宅后面原来还有走马楼,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你看在院子地面的石阶上还能看到大火烧过的焦黑的痕迹 。”刘正良说,“大火后,宅子又重修过,规模小了,但那也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具体年月也没记载下来 。”关于这座大宅建于何年,是谁造的,下文的刘氏后人已无人能说清了 。
刘正良还清楚地记得大宅的前后堂屋上曾悬挂过的几块巨匾,分别写着“克敦庸行”、“好义可风”、“经元”、“才高骥展”、“乐善不倦”,从中能看出刘家太公的高风亮节 。“可惜牌匾后来都流失了 。”他说 。
“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就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正屋祖堂会挂出刘家两位太公的画像,子孙后代都要来参拜 。”刘正良说,画像是上世纪专门从宁波刘氏总堂里摹画而来,在这些着装规整、神情严肃的画像上,能依稀看到刘氏祖先封官荫妻、光耀门庭的自豪 。
这座大宅,一直是刘氏后人的心灵依存之处 。
孝行故事代代相传
而那场大火,却让这里曾经的主人刘氏第六代太公刘炳灿,被后人铭记 。
当年,大宅不幸起火,刘炳灿面临着先救父亲还是先救妻儿的抉择,在当年“以孝为先”的伦理环境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奉行孝道,用被子裹住父亲,从寝楼上背着下来,刘炳灿毛发尽焦,而老父无恙 。可惜的是,妻儿三人因来不及救护而葬身火海 。
民国《定海县志》记录了此事,时任定海知县的恽敷亲自撰写了《刘孝子传》宣扬其孝行,在《刘氏宗谱》更有数千字歌颂刘炳灿的诗文 。
刘炳灿在他的时代成为定海人人皆知的“明星”,被刘氏后人称为“孝子太公” 。
此事的社会影响极大,在光绪《定海厅志》中,仍有诗文记录 。这首诗便是被誉为“浙东三海”之一的舟山名士厉志所写的《题刘孝子行状》 。厉志,号白华山人,是清道光年间我国著名书画家、诗人 。
诗曰:
天报善人每以福,天试善人独以祸 。
风雷井廪厄古圣,厄及今人夏有火 。
白泉刘氏子,庸行闻乡里 。
家人薰其得,相率奉甘旨 。
丙戌仲春火其屋,夜半登楼抱父哭 。
妻儿死岂不怜,保厥父在所先 。
妻儿虽死亦谅我,事业仓卒无两可 。
呜呼,
炭山之巅树蒙密,父及妻儿森墓碣 。
妻儿当日无完肤,乃父千载有全骨 。
有一句评价极为恰当,引用于此:“刘氏民居的天井围绕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忠孝礼义,也无声保留当时士民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 。”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包子店名称大全图片 包子店 名字
- 住宅最好的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起房子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纸图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纸是啥
- 冬季滋补食谱 滋补炖品食谱大全图片
- 隐形守护者是真实故事吗 隐形守护者
- 缥缈风云录 缥缈录
- 来宾七洞乡风水宝地图 寻找来宾山洞的风水宝地是哪里
- 怎样看风水宝地 诸葛亮风水宝地
- 真人女荫道口100种图片 女性阴部都有哪些类型
- 真假蒲公英图片大全欣赏 真假蒲公英图片对比 识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