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白菜
白菜性平寒、味甘,有清热、养胃、解毒的功效,尤其适宜脾胃虚弱或病后体虚者食用,并有防治习惯性便秘的作用 。白菜煮熟后 , 别放置过久,以免滋生细菌 。
三伏天应该如何进行调理身体
1、三伏天饮食不宜吃燥热食物
在夏天不宜吃过多能够引起燥热的食物,例如樱桃、荔枝 , 这些吃多了都会上火 。专家研究发现,人们在夏季由于炎热刺激,中枢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如果吃过多易导致身体燥热的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使得胃口变差,饮食无欲 。
所以夏天最好多吃一些清淡少油的食物 , 这样会较易消化,而太过油腻的食物则不适宜,会令胃液分泌减少,胃部排空减慢 。身处暑湿季节,多进食清热除湿的食物,有助预防体内受湿热困扰,对解暑生津颇有帮助 。相对而言,煎炸燥热的食物 , 则应少吃为妙 。
2、三伏天饮食要注意少糖
三伏天的时候,吃一些甜品,点一杯饮料是很多人的选择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伏天如果吃糖太多的话 , 是会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的 。像是痱子、高血糖等疾病 。所以说,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少糖 。
3、三伏天饮食应注意祛除湿气
夏天炎热,很多人会贪食寒凉食物,而由于夏季多雨闷热,吃过寒凉食物之后,体内的寒气散发不出去,就会容易导致人体被湿气侵蚀,因此,在三伏天期间,饮食要注意排出湿气,多吃一些能够帮助体内湿气发散的食物 。
哪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湿气呢?其实 , 我们常见的可以帮助身体排湿的食物是有很多的 , 像是薏米、红豆、绿豆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排湿食物 。
三伏是什么意思
伏是隐藏的意思 , 据《史记》文字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中国古代创立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月、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组成 。
作为每年最热的日子 , 三伏天什么时候来并没有固定时间,而是在每年的小暑和大暑之间,前人在根据我国阴历阳历气候规律对三伏天的到来有了大致的算法,以干支纪日法“确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
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
- 2023年末伏具体是几号
- 2023年秋老虎是什么时候
- 2023年末伏准确日期
- 2023年秋老虎几月几日
- 2023年秋老虎开始结束时间
- 2023年元旦去大连冷不冷
- 2023年双十一期间淘宝联盟商家中心有什么影响?
- 2023年双11淘宝联盟服务商平台影响通知
- 2023年双11天猫爆款竞价招商规则
- 庆余年中五竹最后到底死了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