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

“腊”起源于我国上古神农时 , 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 。《尔雅》载:“凡年末岁初之交 , 夏曰岁 , 商曰祀 , 周曰年 。”商朝将过年直称为“祀” , 即取义于这期间要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 。  

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
  
文章插图  
这种祭祀活动 , 古人称之为“腊”或“蜡” , 周朝时“腊”专祭祖先 , “蜡”专祭百神 。秦汉时统称为“腊” , 夏及汉后各朝 , “腊”皆举行于农历十二月 , 故世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 , 将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 。  
【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天 。到了汉代 , 才明确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 , 并不吃腊八粥 , 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 。直到南北朝时 , 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 。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 , 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  
古时年终十二月以祭祀为中心内容 。究其形成原因:  
1. 年岁交替 , 须祭祖祀神;  
2. 天寒农闲 , 劳力充裕;  
3. 野兽冬眠 , 狩猎良机 。  
在旧时 , 腊月也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时机 。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动物类食品 , 一律称为“腊味” , 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 。  
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
  
文章插图  
腊月习俗有哪些?  
1. 腊月初八:腊八;  
2. 腊月二十三:小年:  
3. 腊月二十四:扫尘;  
4.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5.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6. 腊月二十七:宰鸡大集;  
7. 腊月二十八:蒸馒头;  
8. 腊月二十九:祭祖、小除夕;  
9. 大年三十儿:除夕、守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