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鸳鸯江传说 梧州鸳鸯江诗句( 五 )


苏轼是四川人 , 却对梧州的美丽如此熟悉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大文学家对偏隅岭南一方的梧州如此另眼看待?原来 , 苏轼虽是在文学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成就 , 但是却因为对朝廷施政多有看法 , 多次被贬谪、流放 。这位一生颠沛流离的大文豪 , 曾经两次在流放的过程中途经梧州 , 也因此与梧州结下了独特的情缘 。
从京城一路奔波向南行 , 早已习惯简陋装备的苏轼 , 在流放之路上前行着 。当他风尘仆仆地来到山清水秀 , 人们安居乐业的梧州时 , 那双因仕途不顺而多有抑郁的眼眸露出了惊讶之色 。踏上一叶小舟 , 不计较去往哪个方向 , 苏轼站在舟上 , 随小舟而去 。江风阵阵 , 直扑胸襟 , 他望着眼前一清一浊 , 一婉约一豪放的两条江流 , 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鸳鸯秀水世无双”的千古名句 。
当然 , 梧州令苏轼惊叹沉迷的并不仅仅只有鸳鸯美景 , 那红皮白肉的岭南特色水果荔枝也让他吃了又吃 , 为了这美味的果品 , 他“日啖荔枝三百颗” 。
此外 , 苏轼也曾游览藤县 。如今 , 在藤县 , 后人建有苏坡亭 , 以纪念苏轼 。作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诗人 , 看到如此有魅力的梧州 , 苏轼当然会诗兴大发 , 《九疑吟》、《藤江泊舟》、《冰井》、《荔枝叹》……这些描述梧州大好河山的诗句 , 就这样在他游玩过程中问世的 。以诗歌描绘梧州 , 让梧州的美丽身影长存在中国诗歌史上 , 这为梧州增添了更多美好的印记 , 令无数人通过他的诗歌而对梧州有了新的认识与向往 。

梧州鸳鸯江传说 梧州鸳鸯江诗句

文章插图
梧州大事记
五代十国(907~960年)
●后梁·乾化元年(911年)
清海军节度使、南海王刘稳攻取梧州 , 赶跑庞巨昭 。
●南汉·乾和元年(943年)
十一月 , 南汉王刘晟派吴怀恩略定梧州 。
●南汉乾和十六年(后周显德五年 , 958年)
吴怀恩在梧州感报寺(光孝寺)铸造铜钟一口 , 重250公斤(今存中山公园) 。
北宋(960~1127年)
●开宝四年(南汉大宝十四年 , 971年)
二月 , 刘银投降 , 苍梧属宋 。
△撤销孟陵县、戎城县 , 其辖境划归苍梧县 。
摘自《梧州大事记》
梧州发布
wuzhoufabu2015
▍文字:梧州日报记者 全淦枚
▍摄影:梧州日报记者 麦朝枢(除署名外)
▍排版:郑玉华
-------------
合作、领奖、咨询请联系电话:386599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