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儒家讲“中庸”,影响到文艺观,是主张中和之美,儒家中庸观念一方面肯定事物的变化到达一定限度即将转化为反面,另一方面则要求保持一定的限度以避免向反面转化,所谓“叩其两端”而又“允执厥中” 。
孔子提倡“中庸”,老子则提倡“常道” 。看起来“中庸”和“常道”似乎不相干,其实老子的“常道”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这样的“道”无疑应该被理解为“中道”即均衡之道或平衡之道,它与孔子的“中庸”毫无二致——老子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更说明了其“常道”确乎不过是“中道” 。区别在于:儒家“仁”是人内在的心灵是否持“中”的标准 。道家“自然”既是人的言行是否持“中”的标准,又是人的心灵是否持“中”的标准 。
然则,老子的“中道”思想实在强调顺乎“自然”的“心平气和”,孔子的“中道”思想则在于强调顺乎“礼义”的“人和” 。
佛家所谓“中道”,昭明太子曰:‘真谛,离有离无;俗谛,即有即无 。’即有即无,斯是假名;离有离无,斯是中道 。”“中道观”是佛教的最高真理 。是指所说的道理,不执一端,脱离二边,叫做“中道”,也叫“二道相因” 。
很妙的是中国文化也是三教九流,三教是核心,道家处在中间部分 。儒家主要侧重生存的价值,道家侧重自然的价值,佛家是最高境界,解脱生死 。

文章插图
对于我们普通人,要学会这个三,起步做事情就如春之出生,要培根 。夏天之生长,就是人的发展部分,秋冬之收敛就是归结之处 。人生在前25年就是春,26-50岁就是中夏,51-75岁就是终结之处,分清了这个阶段,我们再看易经就容易明白多了 。
人的核心部分在25-50岁,这个部分才是精华所在了 。六十四卦六爻中,不论是内卦还是外卦,中间的二爻五爻才是关键 。它们最稳当了,人生也是如此 。做事也是如此,中间的部分是最核心的部分了 。
但最后要通观全局,是一个1 。所以合起来是一个1,有时候我们不要太固执了,分得太清楚了 。就如身上的器官,相互作用,成就了我们人的整个系统,要平等对待 。我们对待人,要有整体观 。我们对待事,也有整体观,这样才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 。逐步从小到中,从中到大,都是如此一般,慢慢铸就辉煌 。

文章插图
【易经风水罗盘布局 易经风水罗盘里心房是指什么意思】
- 长春金鼎轩北安路店 大经路北安路风水
- 风水不好会影响哪些方面 品行与风水不配
- 风水学哪个学校有
- 出殃 风水天地殃什么
- 国际风水大师排名 中国风水应用
- 风水宝物百度知道 爱情的风水
- 风水后山有凹 风水中的凹风是什么意思
- 心善比风水更厉害 原来心善比风水更厉害
- 九宫格的风水意义 九宫格代表的身体部位
- 风水先生一般看一次多少钱 看风水可以讲价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