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工地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五 )


5、施工技术的准备
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特点,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得问题能够在进场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
6、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用 。
7、保证技术工人的相对稳定,对技术特别过硬的技术工人实行奖励,同时淘汰技术不合格的民工 。
8、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有好的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保证工艺的先进性及合理性,公司对于不太成熟的工艺安排专人进行试验,将成熟的工艺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并下发各施工员,施工员在现场指导生产时则依此为依据对工人进行书面交底,并由班组长签字接收 。工艺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在施工时先交底后施工,严格执行工艺要求 。
9、加强专项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
9.1 开展自检、互检活动,培养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 。各工序完成后由班组长组织本班组人员,对本工序进行自检、互检,自检依据及方法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在自检中发现的问题由班组自行处理并填写自检记录,班组自检记录填写完善,自检出的问题已确实修正后方可由施工员进行验收 。
9.2 认真开展工序交接活动 。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前,由施工员组织上、下工序施工班组长进行交接检验,由下道工序班组长检查上道工序质量,对影响本道工序的质量问题提出意见,并填写交接检验记录,施工员督促上道工序人员进行修正后,下道工序人员方可进行施工,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品的存在 。
9.3 专职检查、分清责任 。在班组自检基础上,施工员要对各班组长的各道工序进行检查,从严要求,对不合格的要立即处理,在检查时必须分清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工人操作引起,还是由于施工材料或施工方法引起的不合格 。查清原因后,对于反复发生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对于工人操作引起的不合格,要视情况严重程度对工人采取处罚措施,并及时向操作人员讲明处罚的理由 。
9.4 定期抽查,总结提高 。定期到各项目的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定期集中分类,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各类问题分析总结,针对特别项目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贯彻实施 。使各施工管理人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水平 。
9.5 做好内部验收 。工程完工后,在交付顾客使用前,由工程部、营销部及行政部对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书面通项目经理及时整改,如有必要则进行二次内验,只有在内部验收通过后,工程才能交付甲方进行验收,从而保证一次性验收合格 。
关于举办“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如何控价”培训班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土建类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工程建设难度和施工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从管理实际来说,建筑工程造价就有大额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增加了工程造价管控的难度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若想实现效益目标,必须要不断强化工程造价管理 。目前施工单位的主要任务是逐步降低施工难度,并严格控制工程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造价控制工作 。施工单位将每个阶段的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工程总成本相应减少,工程效益会明显增加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造价管控一直是承发包双方博弈的焦点,施工现场如何控价?承发包双方如何在造价层面予以风险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及产生纠纷后如何有效处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