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上山 骑马下山风水( 二 )




蒙小恬闻报,问:“有没有官军?”


报信的说:“没有 。”


蒙小恬又问:“其他方向可有动静?”


来报的摇头说:“没有 。”


蒙小恬说:“知道了,吩咐下去,兄弟们要守好镇口,别被人捂了眼,阻了道儿 。”报信的应诺 。


然后蒙小恬就打发走报信的,继续惬意的喝着茶,当起梦寐以求的地主婆 。


镇外东南,祖姥爷请来干河寨的族长赵冲老爷子,传授筑寨经验 。老爷子七十多岁,身子骨还算硬朗,跑前跑后的指挥调度 。


赵冲老爷子说,筑寨要土石,就得挖沟壑,挖沟壑得要很多的铲子和人力 。


祖姥爷即刻将那些无处安身的流民请来,充当劳力,每天管吃管喝 。还说,寨子筑建成后,凡是出了力的,想要定居的在此的,寨子内可以安家落户 。流民们也就携家带口,卖力出气的干 。


要铲子,大锤,祖姥爷就请来铁匠行,木匠行打制挖土取石的物什 。


要挖土取石,就请来流民里之前做过采矿的采矿行师傅 。


土石要一筐一筐的运输,就要很多背篓,就请来编织行的师傅 。


有些土要立成胚,就请来泥匠行 。


泥匠行师傅说立胚,得有水,还要烤制,那就请来打井行师傅和烧炭行师傅 。


但凡师傅们需要的物什,和需要哪个行当的供应,祖姥爷都一一寻来 。


行当多了,人也多起来,就得要吃要喝要穿要用的 。


起先流民老王觉得可以卖茶水,然后就搭棚卖起了茶水 。


流民老王的难友老陈觉得,你卖茶水,我是不是可以卖烘山芋,然后就有了卖烘山芋的 。


吃山芋终归不如吃肉,然后卖山芋的老陈摊位边多了一个卖熟肉的老牛 。


老牛卖肉,觉得吃肉就酒吃着才香,叫来了一个卖散酒的老李 。


老李卖酒,喝酒少不了花生,叫来了卖花生的老杜 。


老杜卖花生,觉得卖花生太单一,凉面里可以放花生,就叫来了老母亲杜赵氏卖凉面 。


杜赵氏卖凉面,觉得凉面汉子们吃不饱,应该就着火烧饼吃,杜赵氏叫来了娘家兄弟老赵卖起了火烧 。


老赵卖火烧,觉得火烧泡羊杂汤才好吃,就叫来了卖羊杂汤的老黄 。


老黄觉得卖羊杂汤得要羊肉,大料,锅,碗等一大堆的行当供应 。


肉肆行,杂货行,烧陶行也就一一的扎堆过来了 。


其实过来的人,看这么多人,自有生意可做 。但是,来到陌生的地方讨活口讲究个拜头 。这个拜头是撑事的人,要拜头应允才能立足,立了足得照应着自己 。当然这个拜头就是祖姥爷唐礼诚 。


祖姥爷那时年轻,才二十当岁,三十不到,有行当师傅来了,不服 。别着头,噘着嘴的给祖姥爷拜头,祖姥爷大量,从不计较 。可师傅们刚立足,一旦要动手开干,就来了困难 。不是少这个,就是缺那个,想找个帮把手的也难 。


这时候,祖姥爷来了 。


你少这个,我给你 。你缺那个,我给你寻来 。没人帮衬,吆喝一声“伙计们,帮把手”,人就来了 。


往后,再牛气的师傅见了祖姥爷也得低着头,哈着腰的叫声“唐爷” 。


如此两个月过来,已经开始着手安排第二座寨子 。同时各个行当的还在一个接着一个的蜂拥而至 。


【骑马上山 骑马下山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