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一级战备1个月是怎么回事,1996年中国一级战备( 二 )


由于局势已经进入到最为紧张的时刻, 我军发射的导弹首次飞越了台湾海峡 。 3月11日, 美国又将位于波斯湾的独立号航母战斗群派往台湾海域, 预定与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会合, 解放军海军潜艇也紧急出海警戒, 彼时谁也不知道事态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 在这个时间点, 让我们按下暂停键, 假设美国已经插手台海危机并对我国军队可能的军事行动进行干预, 那么如果事态恶化, 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 解放军又该如何应对, 能否解放台湾呢?
(实力对比, 不容乐观)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1996年台湾方面的军事力量, 台湾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订购了美国的F-16、法国的幻影2000并自制了IDF战机, 但在1996年时, 这些外购的新战机还只存在于纸面上, 根本没有到货, 只有其中性能最弱的IDF战机装备了两个中队 。 而在1996年被我军视为空战利器的苏-27的数量也不多, 只有最初的24架能够形成战斗力, 这是海峡两岸唯一的一种当时就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战机 。 因此在空中力量上, 解放军可以很轻松地击溃台湾方面的落后战机, 取得制空权 。
可是比起空中优势, 解放军在海上的形势就不那么乐观了 。 新中国有着世界一流的陆军, 它曾在多次的对外作战中彰显其威,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就在地面上与美军有过一番较量, 同时在1949年新成立的空军也在朝鲜战场上一战成名, 此后发展也是十分迅速 。 唯独新中国的海军发展缓慢, 这是因为海军的发展极其需要先进技术和巨量资金的支持, 而这正是新中国最为缺乏的 。 我们的底子薄, 需要努力的地方有很多, 这都需要时间来追赶和弥补 。
从装备数量看, 我方的海军表面上处于优势, 但在狭小的海峡进行渡海登陆作战, 所需要的战舰并不是很多, 在台湾海峡这个有限的战场空间里, 数量并不足以弥补质量 。 彼时我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区防空能力, 解放军海军大部分舰艇装备着技术相对落后的“海鹰”系列反舰导弹, 近程舰空导弹只有8艘战舰装备, 且其中4艘装备的还是性能落后的红旗-61导弹 。 台湾方面舰艇数量虽然少于解放军, 但质量优于解放军, 不过这并不是说台湾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真正强的是背后为其提供装备的美国 。
渡海登陆作战除了空中火力支援外, 水面战舰抵近火力支援也必不可少, 但由于技术装装备上的落后, 解放军只能将陆炮拉到船上使用, 由此就出现了“陆炮上舰”的无奈战术 。 这一应急的做法有什么缺点呢?缺点那可太明显了, 颠来晃去的舰船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 陆炮上舰并不能像舰用火炮一样对抗船只在海面上的摇晃, 射击精度会大打折扣 。 说来有些心酸, 但在现代化装备数量十分有限的20世纪90年代, 陆炮上舰也是那个时候解放军能够提供给一线登陆部队唯一可靠的火力支援系统了 。
在美军的评估中, 台湾海军在反舰、防空、反潜等方面相对于解放军都有一定的优势 。 但战斗力也不是仅看纸面上的装备, 如果装备的优劣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那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又该怎么解释呢?解放军正是一支善于打破常规、创造奇迹的部队 。 因此可以说只要美国不出手, 那么解放军拿下台湾似乎问题不大 。 这个结果从1950年到1996年一直到现在都不会改变, 那就是解放军能够在没有外部势力干涉下顺利解放台湾 。 可美国却并不愿意看到这个画面, 它极力阻挠中国实现统一, 美国就是两岸统一之间的最大阻碍 。
一说到中美之间的海空力量对比, 那差距可就太大了 。 当时美国一名退役少将称“中国军队不论是海军还是空军都无法对美军形成有效对抗 。 ”当时美国调来的两支航母战斗群号称能在6个小时内让中国海军全军覆没,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这是美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世界霸主的实力所在, 也是中美之间的真实差距 。 新中国自建国后就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海空对抗, 作战经验匮乏、技术装备落后, 这是客观事实, 也是那个时代中国的屈辱与无奈 。 当美国的尼米兹号和独立号两个航母战斗群抵近台湾海峡附近时, 就直接否决了解放军发动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解放台湾的可能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