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壳的风水作用 弹壳讲风水故事( 二 )


老汉姓李,出生于1931年,一辈子没有离开鹞子涧村 。据他回忆,为了继续生活,鹞子涧之战后村民把死在村子里的几百名士兵埋在雨水冲刷形成的“土克朗”(深沟)里,而死在山上的士兵就“管不过来了” 。

子弹壳的风水作用 弹壳讲风水故事

文章插图
明珠和李老汉
在李老汉的指引下,明珠找到了当年村民埋葬中国士兵的“土克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经过近80年的冲刷侵蚀,这个沟壑已经有十几米深,据村民估计,上面的土层也有十余米厚 。明珠带来的铲子完全派不上用场 。
子弹壳的风水作用 弹壳讲风水故事

文章插图
埋葬士兵的“土克朗”
此后,明珠和几名志愿者又好几次来到鹞子涧,根据找到的弹壳、弹夹确定战场遗址,辅以日本联队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史料记载,再加上抗战老兵周锡奎的回忆,还原了434团全团殉国的前前后后 。
鹞子涧之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平津,又攻陷南口和张家口,兵分两路向山西开进 。阎锡山希望把战局局限在与雁门关以北,将主力部队集合在大同附近,准备与日军决战 。然而由东条英机指挥的日军察哈尔兵团长驱直入,相继占领天镇、阳高一线,大同城防守空虚 。阎锡山下令弃守大同,炸毁御河铁桥,南撤广武、雁门关一线 。
9月中旬,阎锡山亲临内长城太和岭口召开军事会议,统调晋绥军近7万人,分别于平型关、茹越口、雁门关、阳方口等地进行“口袋阵”作战,选定砂河以西和繁峙间地区为决战地带,计划于内长城线以内歼灭日军 。
隶属于72师217旅的434团就是阎锡山调来与日军决战的部队之一 。抗战开始时,434团奉命于山西北部看守国防阵地,未随72师奔赴南口抗战 。大同会战开始后不久归建于李服膺部,辗转避战,深以为耻 。后来李服膺因“擅自撤退”被阎锡山枪决,是为抗战以来第一个被枪决的军长 。全团上下皆难平忠愤,屡次申陈攻打前锋 。
9月25日凌晨,初到平型关前线的434团士气高涨,先解救出被围71师214旅,又相继占领鹞子涧、六郎城、1930高地、1886高地,扼住山隘,把日军十一联队一大队近千人逼到鹞子涧东南方向的一处马蹄形阵地 。
434团团长程继贤还派斥候向大、小含水岭进出,与八路军取得联系,准备绕至日军侧后方,进行牵制袭击 。同时又派出一营打通和71师一部的联系,协同主力向团城口阵地出击,后因71师一部畏缩不前、支援不力而搁浅 。
9月28日,团城口一线阵地失守,与434团协同作战的友军南撤,434团陷于重围 。团长程继贤和两名营长分途应战,同士兵一起与敌人拼杀到最后,团营以下官兵几乎全部力战殉国,仅在六郎城附近监视被围日军的一营脱逃百余人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陆军六十一军八年抗战史实》记载:“我434团团长程继贤率部在鹞子涧附近奋勇突入敌阵与数倍之敌相搏斗,反复冲杀,毙敌无算,弃尸盈野,山河草木皆为变色,终以势孤力尽,身批重伤,引吭高呼后,以最后一弹自戕殉国,所率二营长傅占魁、三营长梁世荣以下官兵亦均壮烈牺牲,无一生还,其烈气英风,殊堪景仰 。”
9月30日深夜,阎锡山决心弃守平型关及雁门山全线 。晋北大军转向石岭关以北的忻口地区,以保卫太原,照顾其二十多年所积累的家当 。
子弹壳的风水作用 弹壳讲风水故事

文章插图
鹞子涧战斗示意图
李老汉回忆,434团在平型关打了4天4夜,战况惨烈,其中有几百人死在了鹞子涧村中的一条“牛合朗”(方言,意为很窄的、只有牛能过去的路)里,很可能是夜里休息时被日军突袭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