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西山有窗户风水 西山 风水( 三 )


乳泉是西山上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眼泉水,西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西山之所以说是“泉甘”并成为其五大名片之一的主要证据 。可惜我并没有喝到、或者说我并没有花钱去买那乳泉水喝(是的,喝泉水要另外买票),则乳泉水究竟甘甜不甘甜,其水味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是神奇之处,我并不知道 。据说西山本地所产、有“广西龙井”之称的棋盘茶,也必须用乳泉水泡制,才能达到最佳品茗效果,我也同样没有这个口福,亦没有发言权 。
这座名泉位于著名的龙华寺背后,其“乳泉琴韵”是西山“老八景”之一,而且还是排在第一位的 。因为是在房后檐下,巨岩为壁,古树掩映,小庭自囿,加之有清冷泉水日夜汩汩,此处显得阴凉而僻静,端的是避暑胜地 。也许正因为乳泉是西山的标志之一,有其神奇、神秘的特征,或者更是其主管部门的特别保护(甚至说不定还有什么“特别手段”),在整个山上其他泉眼都已枯竭、其他清流都已断绝的今天,单它仍能一枝独秀,水长出、泉常在 。乳泉旁的岩石上,刻着“乳泉古井”四个较大的古体字,并有某杭州人的题字“西山乳泉龙井虎跑共比美” 。据说,连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都曾为其作过诗:“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歧石人 。”昔日,孙中山、李宗仁等名流也都曾在此驻足过 。
不知是何处所评,说西山乳泉是中国三大怪泉之一,清泉喷乳,其水奇白,状如奶汁 。从泉眼里冒出来的,竟然不是一般的清水,而是乳白色的奶汁,自然是非常神奇、罕见了 。但不知那是什么滋味?是如乳汁,还是如石灰水,还是依然如平日的“甘甜”、“清冽”之泉水?它又是怎么形成的?是岩石中的化合物,还是植物中的汁液?似乎尚无统一意见,亦无科学探测 。要真有了原因,也许其神奇、神秘就大打折扣了吧 。不过,据说它也是偶尔才喷一次的 。要真是经常喷,同样没有这么神奇了 。鄙人缘分尚浅,未能晤上它的精彩表演,便暂且收笔 。
西山乳泉就是这样了,可我更喜欢大藤峡内雨丝洞的泉水 。乳泉自然有其神奇、神秘之处,有其悠久的历史、显赫的声名、不俗的价值;而雨丝洞的泉水尽管在历史、声名、价值上不如乳泉,但若就神奇、神秘言,就它的独特性、可观性言,它并不逊色于乳泉,甚至有超过的地方 。
雨丝洞位于大藤峡内北岸一个小峡谷的深处 。其实它不应该叫洞,而是一个峡谷、瀑布、深潭、泉水 。当地旅游宣传资料说它“胜似水帘洞”,“水帘”二字倒还恰当,比“雨丝”二字更好,但仍不能名之为“洞”的 。我认为最好是可以叫“仙(神)雨潭”或“雨泉” 。
这是一个很幽深、狭窄、漫长,同时也很阴凉、茂盛、天然的山谷,野花烂漫、水草丰沛,谷内灌木、乔木长得茂密、繁盛,把本来就很窄的谷与路都遮得很严实,枝干靠得近、藤叶压得低,稍高的人根本都钻不进去,像我这样偏矮的人都得把头用力勾着才可慢慢通行 。好在如今是少雨季节,要不山溪暴涨、谷底水满,游客还没法沿石径而入呢!
谷内还到处长着世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恐龙的食物——桫椤,更增添了它的古老、天然、神秘 。峡谷幽深、地形险峻、藤蔓蔽天、溪流蜿蜒,而石径虬曲、跌宕、错落、古朴,忽而路穷谷尽、忽而豁然开朗,真让人有一种访幽寻仙、探险猎奇之感 。沿途另有瑶池、寿龟、鹊桥、情人石等景点,但都很一般,只有最后到了那“仙(神)雨潭”(或“雨泉”),那才真叫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呢!
这是山峡的最深处,周围如铜墙铁壁般是陡峭如削、高达数层楼房的青色崖石,从峡顶的数平米见方的石孔中,一注山泉倾泻而下,据说有近六十米的高度,如银河倒垂、飞珠碎玉,跌落入谷底清幽、深邃的石潭中,再漫出潭面,沿溪流出峡,颇为壮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