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是智商税,还是真需求?

  

植物肉是智商税,还是真需求?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丨消费界,作者丨白茶  
导读:  
90年代,国内火腿肠界的鼻祖——春都为参与低价竞争,在火腿肠中用淀粉代替肉类,结果因口感太差,被开除了火腿肠籍,并得名“面棍儿” 。  
20多年过去了,春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制造“肉的替代品”这门生意却越来越红火,其中尤以植物肉风头最盛 。  
01、替代蛋白浪潮来袭根据蛋白来源不同,起飞的人造肉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由动物干细胞在器皿中自行分裂繁殖而成的实验室培植肉,具有与传统肉极为相似的口感与营养成分,但成本高昂,且存在极大的伦理争议——很难定义这究竟是出于人道主义对动物的保护,还是对动物作为完整生命体的否认 。  
第二类,由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也称细胞肉,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由于原料易得、制作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  
【植物肉是智商税,还是真需求?】但“微生物吃垃圾→我吃微生物=我吃垃圾,莫不是有大病!”的逻辑下,微生物蛋白的市场认可度不高 。  
第三类,从昆虫体内提取蛋白的人造肉 。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势,但存在致敏风险,且同样由于太过黑暗料理,主流群体难以接受 。  
第四类,由大豆、豌豆等植物的蛋白,所制成的植物肉 。有低脂肪、无胆固醇的天然优势,但缺乏维生素B12、n-3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锌等营养素,且口感差 。为了弥补这些缺点,通常会加入大量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粘合剂,以及维生素等 。  
植物肉的段位尚不高,“既要……又要……”的后果就是热量高、不健康 。  
虽然槽点满满,植物肉仍然是目前最合适的肉类替代品——先不论成本低、易消化这些优势,至少不会在吃的时候,心态崩了 。  
全球植物肉市场增长极为迅速 。根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2019年全球植物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以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作为对比,2020年全球食品饮料行业的同比年增长率仅为2.9% 。  
植物肉是智商税,还是真需求?
  
文章插图  
植物肉兴起的原因不难理解:  
其一,人口压力 。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8亿左右,肉制品需求总量大增,使用常规的家畜繁育方法难以满足全部需求 。  
其二,城市化挤压畜牧业,并增强了对蛋白的需求量 。  
一方面,城市建设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调离大量劳动力,且城镇的兴起、扩张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 。  
另一方面,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肉制品需求量加速增长 。  
其三,环境压力 。发展畜牧业对生态平衡所造成的破坏力要远大于种植业 。  
两个数据,畜牧业消耗了灌溉水源的60%,挤压农作物的生存空间 。澳大利亚近段时间射杀野生骆驼,便是因为泛滥的骆驼消耗了大量的水源;  
畜牧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的15%,超过所有汽车、卡车、飞机、火车和船舶的排放总和,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 。  
其四,畜牧养殖本身面临一些列风险 。比如非洲猪瘟等疾病,既会让农户遭受损失、市场价格波动,还会带来健康威胁、提高大众生活成本 。  
其五,满足素食主义者、环保人士、动物保护人士、拥有宗教信仰的人等特殊人群需求 。  
02、美国植物肉行业一马当先比尔·盖茨作为“被未知文明夺舍”故事里的三大男主之一(其余两位是马克·扎克伯格、杰夫·贝佐斯),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不仅品尝过由“热翔”过滤出来的水,还在植物肉技术尚不成熟的2013年,品尝过Beyond Meat的鸡肉饼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