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大概率上是个普通人,接受这点,对谁都好

你孩子大概率上是个普通人,接受这点,对谁都好  
文章图片  
最近北大副教授丁延庆一段吐槽女儿的视频很火 , 他在视频中说:  
辅导女儿写作业只剩叹气;  
我小时候是神童 , 孩子跟我差太远了 。   
你孩子大概率上是个普通人,接受这点,对谁都好  
文章图片  
说这段话的时候 , 丁教授脸上写满了无奈 。   
他本硕都就读于北大 , 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教育经济学博士学位 , 现就职于北大教育学院 , 是博士生导师 。   
爱人也是北大毕业 。   
两个学霸 , 女儿却是一学渣 。   
连他自己都感叹:这天道 。   
你孩子大概率上是个普通人,接受这点,对谁都好  
文章图片  
不少围观者 , 想知道作为教育研究学者 , 丁延庆教授如何应对?  
他说:接受 。   
接受?  
这是什么应对之法?  
且听我讲 。   
01  
你总想要改变  
孩子再乖一些就好了;  
写作业不拖拉就好了;  
孩子外向一些就好了;  
娃能让我省心就好了;  
……  
发现没?  
这一切都指向变 , 背后是对现状的不满、不接受 。   
盼自家娃好 , 乃父母之常态 。 有错吗?  
没有 。   
问题是 , 天天嚷着变却鲜有成效 。   
结局是 , 蓦然回首 , 娃依然坚守在原地 。   
你孩子大概率上是个普通人,接受这点,对谁都好  
文章图片  
02  
改变的前提是接受  
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说:  
人们不是不愿改变 , 而是对他人的不接纳有着本能的反抗 。   
每个生命都希望被接纳、被看见 。   
如果他总是被否定、被要求向别人看齐 , 他必然要焦虑、紧张、难过 。   
接着 , 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这些负面情绪 , 他本能地反抗 , 走到他人期许的另一面 。   
若他被接受 , 被承认 , 他就会觉得安全 。   
接着 , 他会找一条路让自己更好 。   
武志红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当人的内耗太多 , 他的智商就没空间了 。   
用在这里就是 , 当孩子不被接受 , 他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反抗后 , 哪里还有智商用来进步、学习?  
所以 , 你想让孩子改变 , 最好先学会接受 。   
你孩子大概率上是个普通人,接受这点,对谁都好  
文章图片  
03  
接受很难 , 但很好  
接受 ,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我们总在对比 , 我们总在渴望 。   
在对比和渴望中 , 不知不觉地我们放一个理想中的孩子在真实孩子面前 , 让他们追赶 。   
我们就是希望孩子更好 , 我们担心他不够好将来活不下去 。   
为人父母怎敢松懈?  
于是 , 孩子时刻被驱赶着 , 我们时刻驱赶着孩子 。   
他可能永远也不会理想 , 你可能永远也不会如愿 。   
所以 , 他难受 , 你也难受 。   
怎么办?  
接受 。   
丁延庆教授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中说:  
我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平庸的小孩 , 而且也必须接受 。   
无论你多么优秀 , 你的孩子大概率上都是个普通人 , 学会接受 , 对于谁都好 。   
对谁都好——你不难受 , 他也不难受 , 社会多一些母慈子孝 。   
你孩子大概率上是个普通人,接受这点,对谁都好  
文章图片  
04  
接受 , 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  
自然界任何事都会回归均值(突出只是偶发现象 , 回归平均才是自然之道) , 这是天道 。   
所以 , 无论你优不优秀 , 你的孩子大概率上都是个普通人 , 普通孩子 。   
他爱玩儿 , 好逸恶劳 , 智商一般……  
你需要正视这些 , 别再放理想孩子在他面前 , 阻挡你俩互相认识 。   
你得接受天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