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条鱼钩 青铜鱼钩图片( 二 )

  
宋代庄秀裕《鹳肋篇》记载:“钓丝之半,系以荻梗,谓之浮子,视其没则知鱼之中钩也” 。荻,是南方生长的一种植物,与芦同科,又名马尾蒹,梗实心而轻,梗的顶端的荻花洁白像柳絮,粗如马尾;梗细长无节,入水浮起,是古代做浮漂的很好材料 。现在江南一带人钓鱼,还有用荻梗做浮子漂 。  
骨制鱼钩在我国钓鱼的历史上,可算历史最悠久的了 。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先民遗留器物中有石器、骨器、陶器多种 。仰韶文化散布在广大西北地区和华北、中原等地区,在全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如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都发现了许多骨制的鱼钩 。  
这些鱼钩钩形式多样,有的没有倒刺,有的有倒刺,多数的鱼钩还有拴线钩槽 。半坡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以上历史,说明至少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学会用骨制的鱼钩来钓鱼了 。  
商、周时期,我国历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商朝生产已经不是石头工具而是金属工具 。殷墟中发现许多铜器,有矛、刀、斧、矢镞,山西侯马、南京锁金村的商周遗址中出土多件铜器鱼钩,说明这一时期铜质鱼钩已被广泛使用 。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铁制鱼钩也相应产生 。但考古学的出土文物中,至今还没有发现铁制鱼钩,这可能和铁容易氧化,不容易保存下来有关 。文学作品中也很少见提到铁质鱼钩,一般都称“金钩” 。  
“金”,在古代泛指铜、铁等金属 。《国语·齐语》载管子说:美金〈青铜)用来制武器,恶金(铁)用来铸农具,足见春秋初期,冶炼技术已能生产铁制的农具了 。铁质鱼钩,有文字证实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江村》诗中:“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之句 。唐代用的针,都是铁制的,连小孩都会敲针制作钓钩,可见用针敲制鱼钩在唐代已不是少数了 。  
— END —  

铜条鱼钩 青铜鱼钩图片
  
文章插图  
听说转发文章  
【铜条鱼钩 青铜鱼钩图片】会带来好运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