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征程前,移动物联网得先趟过这三条激流!( 二 )


在2G/3G语音用户快速减少的同时 , 2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仍面临一些挑战 。 2019年底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连接数约为11.5亿 , 其中2G占比约为42% , 承载的连接数近5亿 , 存量业务基数巨大 , 2G物联网业务迁转仍需一定的过渡期 。 2020年我国2G模组出货量仍占据了10%的市场份额 , 新增的物联网连接中2G仍占了较大比重 。
应用广度和深度仍待提升
规模化应用任重道远
移动物联网NB-IoT、Cat1、5G技术分别面向低速、中速、高速低时延应用需求 , 为行业应用提供全场景技术支撑 , 经过各方积极探索应用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 需继续拓展行业融合应用、应用复制推广发展空间 , 迈过移动物联网应用发展存在的障碍 。
当前NB-IoT已形成水表、电表、烟感、电动车4个千万级应用 , 白电、路灯、停车、农业、门锁、跟踪等百万级应用 , 以及垃圾桶、冷链、智慧工厂等若干新兴应用 , 需继续探索NB-IoT新的应用领域 , 加速承载2G/3G存量物联网业务 , 打造优秀案例标杆工程 , 推动应用向百万级、千万级规模化发展 。 Cat1从2019年开始迅速发展 , 在共享经济、公网对讲、新零售、扫码POS、穿戴设备、充电桩等应用场景具有优势 , 但规模化应用仍然较少 , 需要将应用场景进行复制推广 , 带动Cat1应用规模上量 。
5G商用两年来 , 产业各方积极探索5G应用 , 在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交通、城市管理、文体娱乐等领域形成了一批5G应用样板 , 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 未来实现从“1”到“N”的规模复制跨越 , 仍面临产业链有待成熟、行业应用标准不统一、新技术与企业业务适配困难等挑战 , 需产业各方通力协作 。
管道价值较低
挖掘数据价值面临挑战
2020年 , 三大运营商物联网总收入为158.89亿元 , 仅占运营商总营收的约1% , 物联网ARPU值仅为1元左右 , 物联网连接收入占运营商总营收很小部分 , 运营商亟需以管道为抓手向上下游价值链不断延伸 , 探寻新的商业模式 。
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推动下 , 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及数据量都取得了突破 。 2020年全球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7.4亿 , 中国的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占全球总量接近7成 。 海量设备联网推动我国数据爆发式增长 , 据IDC预测 , 中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18年约7.6ZB , 增至2025年48.6ZB 。 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 , 60%的物联网产值将来自于数据的整合分析 。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 , 海量数据为平台建设及行业应用提供了底层数据支撑 , 将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 但数据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仍面临一些问题 。 一方面 , 数据在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使用时存在行业壁垒 , 数据难以自由流动;另一方面 , 数据非结构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以及数据安全、数据产权等方面的原因 , 使数据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 所以 , 尽管上下游企业采集掌握了大量数据 , 但缺少有效的使用 , 数据价值有待激发 。
移动物联网发展展望
虽然移动物联网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 但是移动物联网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 行业应用需求、应用广度和深度、数据价值将取得较大提升 。
●多部门协同推动移动物联网发展 , 行业应用需求提升
2021年以来 , 国家部委相继联合印发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 , 多部委联动促进了移动物联网应用与垂直行业的结合 , 开放了应用场景 , 打破了行业之间的壁垒 , 推动了移动物联网与工业、农业、交通、民生等垂直行业的融合 , 联动效果将从部委向地方政府延伸 , 进一步释放行业应用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