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风水 九天奇穴风水( 三 )


《百症赋》云“目中漠漠,急寻攒竹三间” 。-
15 、 大椎解癇热 -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之下凹陷中,先平肩取之,再令患者缓缓摇头,第七颈椎可随之而动(再下一椎体即第一胸椎则不会随之转动),此法定取大椎较为便捷,大椎穴为手足太阳经及督脉交会穴、为诸阳交会之所、统领周身之阳气,本穴是泻阳邪、调阳气的要穴,有疏风清热、宁心止痫的良好功能 。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大凡脑病、癫痫所致抽搐为首选穴之一 。-
针灸方:( 1 )感冒发热:大椎、合谷、内关、曲池 。
( 2 )癫 癇 :大椎、身柱、丰隆、合谷、太冲 。-
16 、 少商利咽喉 -
少商属手太阴肺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表,通利咽喉 。本穴内可清泄肺热,外可宣散风热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穴,对感冒、咳喘、鼻衄、腮腺炎、声音嘶哑均有一定疗效 。-
少商为肺经井穴,又有开窍醒神,舒筋活络,清热止疼之功,如《时后歌》曰:“……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 。-
吾父亲治急性咽喉肿痛常以三棱针点刺少商,出血少许,第一天效果不显者则次日加针合谷,效果良好 。
针灸方:( 1 )急性喉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合谷,照海 。( 2 )慢性咽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天突、太溪皆有效 。-
17 、 阿是蠲酸痛 -
阿是穴——亦名天应穴 。机体有病变,即会在人体某处按压疼痛加剧,或胀或麻明显,某一点即为阿是穴,故又称不定穴 。-
阿是穴亦痛亦胀之处,亦是经络不通之处,通过按压探寻方有“快然”之所,即通过阿是穴的治疗,调节机体,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止痛治病的目的 。《玉龙歌》云“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 。-
针灸方:( 1 )头痛:阿是、风池、百会、合谷、外关、太阳 。( 2 )坐骨 N 痛:阿是、环跳、承扶、阴陵泉、承山 。-
18 、 人中善急救 -
人中全身之要穴也,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擅长医治精神、神志方面病症,如:昏迷,癫狂,痫症,小儿急慢惊风,中暑,癔病,三叉神经痛,其他如挫闪腰痛,晕车晕船等亦有效 。-
针灸方:( 1 )昏迷:人中加针十宣(点刺放血) -
( 2 )小儿急惊风:人中加针印堂,内关,足三里 。-
( 3 )癔病:人中加针合谷,内关,丰隆 。
据报道,针刺本穴对呼吸功能的调整有相对特异性,其针灸效应与呼吸中枢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尤在对呼吸中枢衰竭时疗效更显 。对实验性休克动物具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当血压降到(10~40 毫米汞柱)、呼吸暂停时,针刺“人中”,绝大多数可以恢复 。-
19 、眩晕 绝骨觅 -
悬钟属胆经,胆为木之性,主疏泄条达,肝肾同源,肝胆又为表里,可见胆与肾有关,肾主藏精,精又生水,《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张景岳曾提出:“无虚不作眩”,《直指方》亦云:“瘀滞不行皆可眩晕”针悬钟可舒肝理气,益髓生血,补肾健脑,舒筋活络故能改善高血压眩晕等有关病症 。
针灸本穴可充养髓海,治疗头晕目眩耳鸣,血虚失眠,记忆力减退,诸症均有良好效果 。-
研究表明:本穴对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尤其是 III 期高血压效果较好 。-
针灸方:高血压、头晕目眩:绝骨、风池、三阴交、丰隆、合谷、太冲 。-
20 、失眠 安神搜 -
安神穴为余常用之经验穴 -
针灸方:( 1 )顽固失眠:安神、三阴胶、足三里 。《甲乙经》载:“惊不得眠,三阴交主之” 。( 2 )失眠日久,脾虚食滞者:安神、公孙、内关诸穴有效,加中药更妙 。

九宫风水 九天奇穴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