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应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决策 。 ”范梓腾回应说 , 可以根据决策属性的不同赋予算法不同的分工 , 决策可能包含不同属性 , 算法应参与到常规性的任务属性中 , 把抽象化、创造化的任务更多地留给人类来决策 , 算法作为辅助 。
对此 , 贾开从“人机关系”角度进行解答 。 他说 , 算法取代的是人类重复性的劳动 , 释放人的创新性 , 形成良性循环 。 为了实现这个过程 , 需要制度的设计 。 比如现在对收入问题、教育改革问题的讨论 , 可能要求的是组织方式的变革 。 不是用算法规定人的每一个动作 , 而是要留住相应的空间 , 推动人的合作 , 避免劳动异化的困境 。
文章图片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袁炯贤 实习生 张瑾杰(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