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007》再好看,观众也不想为3D买单了( 三 )
再从院线的角度看 , 3D电影本身就面临着亮度损失问题 , 而根据新华网报道 , 某些影院为了节约运营成本 , 在投影用的氙灯超期服役亮度下降时仍在使用 , 有的三四线城市的小影院 , 还会主动调低氙灯亮度来提高使用寿命 , 节省放映成本 , 进一步破坏观影体验 。
久而久之 , 片方发行粗制滥造的“后期转制3D” , 影院的排片比例往3D版本上倾斜 , 然后片方继续制造 , 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 尤其是中国商业大片的底子尚未成熟 , 实际与想象出现了偏差错位 , 甚至到了滥用3D转制的程度 。
不舒适的观影成本和国内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放映成本 , 导致国内观众对“后期3D转制”的印象变差 , 进而引发了“逢转制必抵制”的行为 。
归根究底 , 要想缓解当前的局面 , 片方、院线应该从自我做起 , 不断提升电影的制作水平 , 并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空间 , 不然只会反噬到影视行业的各个环节 , 最终影响行业本身的发展 。
【《沙丘》《007》再好看,观众也不想为3D买单了】(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