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银行致歉!发布业绩快报“坑了”自家高管?

近期,A股上市的紫金银行,部分高管增持自家公司股票,不料却构成了“违规交易” 。然而,违规增持的“锅”却并不在高管自己,而是在于银行早发了业绩快报 。  
股价跌跌不休,按公司稳定股价的要求,高管自掏腰包增持自家公司股票,没想到却增持出“幺蛾子”!  
近期,A股上市的紫金银行,部分高管增持自家公司股票,不料却构成了“违规交易” 。  
然而,违规增持的“锅”却并不在高管自己,而是银行没拿捏住“时间尺度”,早发了业绩快报,这才致使高管“被动”构成了违规交易 。  
对此,紫金银行于日前发布公告,称对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并公布了后续处理计划,将所涉高管的股票禁止交易期延长半年 。  

紫金银行致歉!发布业绩快报“坑了”自家高管?
  
文章插图  
01  
上市三年股价回到起点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高管或家属在敏感期内违规交易股票的例子并不鲜见,但是由上市公司“背锅”的情形却极为罕见 。  
7月30日,紫金银行发布一份致歉公告,对其日前发布业绩快报,导致自家高管“被动违规”的事宜深表歉意 。  
紫金银行致歉!发布业绩快报“坑了”自家高管?
  
文章插图  
事情还要从紫金银行疲软的股价说起 。  
2019年1月上市后,紫金银行的股价于当年3月7日达到峰值10.69元 。此后,股价便一路“跌跌不休” 。  
截至8月1日收盘,紫金银行股价报2.8元,较最高点已跌去73.8%,较发行价跌1.58% 。  
紫金银行致歉!发布业绩快报“坑了”自家高管?
  
文章插图  
可见,上市三年多时间,紫金银行的股价又“回到了解放前” 。  
面对疲软的股价,紫金银行曾两度启动稳定股价措施,发动公司部分高管以增持股票方式,稳定公司股价 。  
此次充满戏剧性的这一幕,便是发生在紫金银行第二次稳定股价措施期间 。  
02  
高管“被动”违规交易  
去年年底,由于公司上市三年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紫金银行启动第二轮稳定股价措施 。  
按照措施方案,将由在公司领取薪酬的时任董事(不包括独董)、高管人员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不低于其上一年度从公司领取税后收入的四分之一 。  
同时,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173.61万元,增持期限为半年,即从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7月18日 。  
今年7月14日,这一股价维稳措施终于实施完成,增持的高管以自有资金增持紫金银行股份合计61.09万股,金额合计181.76万元 。  
其中,在7月14日当天,紫金银行部分高管购入该行股票共计2.85万股,购入均价2.82元/股 。  
本来到这一切正常,然而就在7月23日,紫金银行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公告 。这份公告的问世,导致其部分高管“被动”出现违规交易 。  
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  
但7月14日到7月23日,间隔时间只有9天 。显然,紫金银行部分高管的增持违反了上述规定 。  
03  
害怕员工泄露业绩?  
当然,造成如此尴尬的一幕,紫金银行也是事出有因 。  
在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发布后一周,后知后觉的紫金银行终于意识到了上述违规行为 。  
于是,紫金银行于7月30日对外发布了一份致歉公告,对所涉违规行为进行解释说明 。  
致歉公告显示,紫金银行于7月21日召开半年度工作会议,与会人员包括中高层及其他工作人员共计327人 。  
鉴于与会人员规模较大,紫金银行担心会议内容外泄,造成定期报告披露前发生业绩泄露,故临时决定发布业绩快报公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