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美国倒牛奶是什么事件( 二 )


3、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 , 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有点像我们把硬币包一包,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 , 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以后人们也城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
4、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 , 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 , 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
5、历史上哪些有关守信的故事和人物成语“一诺千金”出自《史记》,一个叫季布的官员的故事 。季布在楚汉相争时,基本立场站在项羽一边 , 他多次明帮暗助 , 使项羽得过胜利,陷刘邦于困难境地 。因此在刘邦最后夺取天下,击败了楚霸王项寸后,汉王刘邦曾想杀死季布 。在夏侯婴的极力劝说之下,刘邦才明白不可心胸狭窄 , 要以季布的才能为汉朝尽力,于是封官留用 。季布有个同乡名叫曹邱生,能言善辩却爱巴结有权势的上层官员,所以,季布看不起曹某人 。不过,有一次曹邱生来看望季布,说道:“我听说楚地到处流传关于你的事 , 大家都说‘得到黄金千两,不如得到季布一诺’,你一句应允承诺这么厉害 , 我要向全国广做宣传?。?季布见曹某人是真诚拜见自己,就以礼相待,将他视若上宾,留吃留宿 。后人根据“得到黄金千两 , 不如得到季布一诺”压缩成“一诺千金”,这成语自此流传开了 。“一诺千金”体现了贤人君子的高风亮节,人无虚言才赢得信用 , 足见诺言的重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