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哪三国?都有些什么人 三国指哪三国?( 四 )


实际上,孙吴政权在定都建业后,也曾有过迁都之举 。《三国志》记载:公元265年,孙皓为了巩固在长江中上游的势力,一度迁都武昌,然而,仅仅在一年零三个月后,孙皓便还都建业 。
还都之前,大臣陆凯上疏:“武昌土地,实危险而瘠确,非王者安国养兵之处,船泊则沈漂,陵居则峻危 。且童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
相比武昌,当时的建业在物资补充上则非常方便 。孙权时期,又修建破岗渎运河,连通秦淮河和太湖,物资保障完全没有问题 。

三国是哪三国?都有些什么人 三国指哪三国?

文章插图

二、成都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
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开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
成都是曾经有成汉、前后蜀等多个王朝在此建都的城市,自古以来因这里出产物资丰富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最早在《太平寰宇记》中出现相关记载,到了三国时期,此处便成为了蜀汉的国都,刘备在221年成都称帝,鼎盛时期还将荆州和益州划归到疆域内 。
成都是三国名城,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平原上,沃野千里,号称“天府” 。刘备因为成都之主创建蜀国,名噪三国,流传至今 。但是成都在刘备入主之前并非叫做“成都”,笼统称做“益州”而已 。这从有关成都的史料中可以得知 。
成都之名出自刘备:“一年成市,三年成都”:先主刘备入蜀之后重视发展,决心让成都发达成为象当时的洛阳、长安,以为蜀都,与曹魏争雄;于是定下了让成都一年成市,三年成都的目标,成都由此得名 。后明朝罗贯中在著《三国演义》时候也许没有顾及到这点 。
三国是哪三国?都有些什么人 三国指哪三国?

文章插图

一、洛阳
三国时期的洛阳是曹魏的都城,黄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称曹魏,设司隶校尉部 。
洛阳是有着1500多年建都史、4000多年城市史和5000多年文明史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从夏朝开始就成为王朝的中心地域,到了220年,魏文帝曹丕在此定都,并设司隶校尉部,265年,西晋取代魏国后依旧以洛阳为都城 。
曹魏以洛阳为帝都所在,目的在于继承东汉帝国的“统治正当性”,与“受禅仪式”相配合,在大义名分上继承东汉帝国作为一个正统王朝的威势,从而取得对于偏安都、建业的蜀吴政权的某种名分优势,方便以“中朝正统”自居 。
【三国是哪三国?都有些什么人 三国指哪三国?】而且,洛阳毕竟处于天下之中、曹魏正中,既有助于曹魏对现有领土的控制统御,也有助于曹魏的南方三线(关中、襄阳、寿春)作战,在地理位置上,也对曹魏的行政统治与战略攻守有切实好处,远比陪都邺城要更居中,也比汉末都城许昌要更有险可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