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河 商丘惠济河风水( 二 )


语文老师是最善于讲故事的,来到桥跟前,他先给我们讲了关于九眼桥的传说:说平遥城乃是乌龟城,六座城门象征着龟的肢体,其中南门为龟首,南城门外有两眼井,正好是乌龟的眼睛;北门为龟尾,东西四个门就是它的四肢;平遥城里的各条大小街道就是乌龟的背纹 。平遥城的南边是柳根河,眼望着横在面前的柳根河,这只神**朝东摇,尾向西摆,简直如活物一般,好像随时都会爬走 。为了不让这只“神龟”溜走,带走当地的如意风水,于是古人发挥想象,在下东门外修了惠济桥,像一根绳索一样把神龟的一只脚(即下东门)死死套住,系在了城东的冀郭塔上 。
老师的讲述让大家眼中发光,唏嘘不已,不由开始郑重欣赏眼前这座桥:站在远处观望全貌,九眼桥如一道长虹降落人间,掩映在绿柳下,与明亮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桥长约80余米,桥面略呈弧形,以石板铺墁,每日无数的人来车往,桥面被碾压得坑洼不平,更增添了一份古老韵味;桥身左右筑有栏板和望柱,栏板上有各种珍禽异兽、吉祥花卉的浮雕装饰,还有福、禄、寿字的纹样,望柱柱头上也雕有狮、花蕾、八宝等形象,都寓意着美好、祥和;中间五孔桥洞的上方,东面筑有龙头,西面筑有龙尾(如今龙尾只剩四只),形态各异,神气活现,头迎旭日初升,尾沐夕阳晚照;桥基的上下游方向,筑有三个三角形石基,是用于起缓冲作用的,石基看起来像是插在条石之间的,而实际上这里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据内行人讲,石基与条石间是以银锭形铸铁铆连接的,所以才能既美观又牢固;券石也是用铁制扒钉稳合,石面加工精细,券口石大于条石,分宽窄两层券筑,券口立面的上下,雕有带状的纹饰 。相传九孔桥洞代表龙的九个儿子,有了它们的坐镇,九眼桥、惠济河、平遥城自然都是固若金汤,世代平安 。而今饱经风雨后的九眼桥,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古老和沧桑,三百多年的默默承载,九眼桥欣然接受着家乡人民每日往来穿梭 。
【惠济河 商丘惠济河风水】1977年平遥县遭特大洪灾时,九眼桥曾一度成为唯一的通道 。1988年上级下拨专款,将桥面重新铺墁,两旁拉板、望柱得以补配,重新安置,古桥换新颜 。但由于周边环境无人监管,便有了前面我所看到的画面 。
如今,平遥古城名扬世界,平遥的旅游业日趋兴盛,政府加大力度搞建设,迎薰门外的建设、一城两寺的规划、惠济河的改造,随着一系列的发展,九眼桥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惠济河河道扩宽修整,两岸河堤绿茵如毡,远远就可望见九眼桥横跨在蜿蜒的河道之上,曾经被淤泥掩埋的桥墩露出来了,九个桥孔又清晰地展现着它的姿态,没有了以前拥挤的建筑物的阻挡,望柱上石狮又可极目远眺,站在桥上向西望去,与平遥城墙的东北角楼遥相呼应,再现了平遥古十二景之“河桥野望” 。难怪古今诗人争相赞美这烟光如画的美丽景象:“山明水秀绝纤埃,四顾云天画作堆”,“遥望清溪行者醉,霞穿九孔染流年” 。每日清晨,九眼桥早早地就沐浴在了金色的晨曦中,迎接每一个过往的行人,迎接每一个崭新的一天 。
只盼惠济河水源远流长,惠泽平遥人民,济达四方百姓 。
义棠虹霁寺与两渡寡妇桥寡妇桥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古时候汾河东岸一户人家,丈夫英年早逝,撇下年轻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苦度光阴 。

汾河西岸有座寺院,寺中有一年轻和尚,出于同情之心不时过河帮助小寡妇担水劈柴、春种秋收,做些苦力活儿 。冬去春来,日久天长,两人便产生了爱慕之情,进而发展为同居关系 。为避人耳目,小和尚每日只得在傍晚游过滚滚汾河与小寡妇相会,又不得不在拂晓前再次渡河返回寺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