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孩子,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 三 )


真懂不要装懂 , 撕面子掉架子 , 这才能做的打算 , 方可成为人上之人 。
良方教子乾坤大 , 善道育人日月长 。
积德润子弟血脉 , 行善泽后代疆土 。
自律的人生和他律的人生 , 成就天差地别 。让孩子更好的学习 , 本质上就要成长为自驱型学习的孩子 。父母最重要的事不是让孩子取得成功 , 而是让孩子努力活出自己人生的意愿 。为了孩子暂时的成绩或表现而损害他们长期的驱动力 , 会得不偿失甚至后患无穷 。
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 , 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我们应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为自己负责 , 充分释放孩子自我完善的内驱力 , 身体力行 , 体验成长的困惑与获得成长的勇气 。
那么 , 作为父母 , 应该如何做呢?以下是实践篇?通过一系列实践 , 孩子成长为自驱型学习的人 , 他将受用一生 。
● 可以试着问问这些问题:“谁要对此负责?”“这是谁的问题?”
● 想想你家算不算是个“安全港湾” 。你们一家人是否经常为吃什么或看什么电视节目而吵架?全家人的情绪温度又是多少?如果你对你的孩子感到沮丧 , 他自己其实很可能也处于沮丧之中 。所以 , 要问问他的感受和想法 。
● 如果一个孩子讨厌、拒绝做功课 , 你可以提议让孩子在学校一起写作业 , 找年龄较大的孩子和他一起做作业 , 或者与孩子的老师聊聊 , 看能不能减少点强制性作业 。如果你的孩子对家庭作业有过于强烈的消极反应 , 请好好评估一下他的情况 , 以排除学习障碍等问题 。
● 帮助你的孩子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 , 必要时 , 帮他建立起自己的奖励模式 , 这样有助于他完成定下的目标 。如果他没有达到目标 , 就以同情的态度回应:“好可惜啊 , 今晚你没达成目标呢 。”但不要发火 , 或是威胁说要罚他之类的话 。你的目的是要帮助他培养出自我激励的能力 。
● 表达出你对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信心 。
30多年前 , 曾有一项非常出众的研究 , 着眼于探究9~21岁孩子的决策能力 。该研究会询问参与者 , 看他们如何处理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局面:有这么一个男孩 , 他连续几个星期拒绝跟家人交谈 , 而且一直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在实验的结果中 , 14岁的被试做出了与18岁甚至21岁的被试非常相似的决定 。这些决定类似于大多数行业专家所能提出的建议(就是让这个男孩去接受心理治疗的门诊服务) 。有趣的是 , 哪怕是9岁的孩子 , 他们中也有一半选择了这个建议 。总体而言 , 14岁、18岁和21岁的孩子在决策方面的得分几乎相同 , 而9岁儿童的得分仅仅略低一点 。我们认为 , 这不仅表明9岁的孩子同样是很能干的决策者 , 而且即使他们表现得差强人意 , 那也是因为缺乏相关知识 , 而不一定是因为判断力差 。
明智的决策以情绪智能为前提 。孩子有必要去了解 , 对他们来说 , 到底什么才重要 。
明智的决策的确依托于知识的启发 , 但仅有知识还远远不够 。在皮克斯的电影《头脑特工队》中 , 人物乐乐、怒怒、忧忧、厌厌和惧惧共同分享了主人公小女孩大脑中的控制面板 。这部电影反映了一个基本的科学道理:情感在指导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为方面 ,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缺乏情绪指导的情况下 , 我们不可能评估某事物是好是坏 , 是对是错 , 是有益还是有害 。人的情绪大脑中心一旦受损 , 甚至都不能做出像是否要出门去吃饭这样的简单决定 , 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