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而生成语 为战而生( 七 )


“快,拉我一下!”突然,战士胡洋右脚踩偏不慎滑倒,双手死死抠住凸出的石块,紧张气氛骤然加剧 。“抓紧!抓紧!”不远的3名战友迅即拽住他,合力把他拉了上来 。
“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血性 。”在特战队员眼中,风雪高原是淬炼精兵的磨刀石,在高海拔地区开展实战化训练,练兵备战的“铁拳”才能越攥越紧、越练越强 。
高原驻训将是这支特战力量提升战斗力的里程碑式事件 。高原驻训期间,支队贴近实战设置课目,官兵将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域开展极限射击、野战生存、冰川攀登、山地战术等训练,围绕高原山地联合反恐开展多个反恐课题实兵综合演练的同时,完成高原高寒对人体机能、武器装备技战术性能、后装保障等5大类百余种数据的采集,为今后的反恐实战提供经验借鉴和数据支撑 。
伟大的时代赋予了这支部队战的使命,战的使命必将逼迫这支年轻部队越练越精,越练越强 。
短评:
重塑,一场自我突破
王国银
有人曾经说过,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即是生命 。这个生命从孕育形成,到成长壮大,到最后破壳而出,充分说明重塑可见,换骨无形 。纵观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大都如此,部队重塑改革也不例外 。随着编制体制的调整,人员编制落地只是改革的“揭幕篇”,快速形成战斗力才是改革的“重头戏” 。
对于武警新疆总队某特战支队这支新质反恐力量而言,改革重塑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装备最好、人员最强;忧的是,无经验借鉴、无场地训练 。组建初期,支队领导深刻认识到,改革重塑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搭建新的架构不难,难的是理念观念、工作模式、思想作风的脱胎换骨 。
破旧到立新之间,隔的不是“一层纸”,而是“一座山” 。组建一年后的那次考核,使官兵清晰认识到,新体制已运行,但原体制的印记、老办法的纯熟、潜规则的锈迹、路径依赖的惯性并没有完全消除,依然是人合心不合,各唱各的调 。
如芒在背的艰难和阵痛没有压倒他们 。采访中,真正打动我们的不是考核成绩的突飞猛进,也不是战斗力的初步形成,而是“领头雁”叫响“看我的”“跟我来”“我不合格的课目你们可以不合格”的战斗宣言 。从人人突破极限训练,实现了训练场与战场的无缝对接,再到千里机动高原驻训,跨越海拔的高度为这把“尖刀”淬火开锋 。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 。两年后的今天,回望支队近乎涅槃重生般的嬗变,惊喜地发现,他们忍辱负重、奋勇奔跑,忘记了身上的痛,忘记了脚下的伤,勠力跑出了“尖刀”速度,飞出了“山鹰”的高度 。
文字:王国银、刘新、赵鑫
供图:程子健、陈轩、余爱贤
可能还喜欢
1、星期特刊丨穿过军装的人
2、星期特刊丨穿越时空的相遇
3、星期特刊丨艰巨的使命
4、星期特刊丨艰苦的战斗
5、星期特刊丨艰难的抉择
监制:刘凤桥、邹零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关树声、王文
值班编辑:别特

为战而生成语 为战而生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