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什么意思?( 二 )


民间谚语:“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1、“白露不露身”
“白露身不露”,是告诫人们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露体的短衣服 。寒者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因为“白露”过后,气候逐渐转凉,特别是在早晨与晚上时,更添几分凉感 。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衣短裤,就很容易受凉 。
“白露”的含义,古人解释为“露凝而白也”,意为露水凝结为白霜;这时霜降也开始了,通常早每天早晨就能看到霜雪降临 。通常从这个节气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凉爽的秋风会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 。因此,这时炎夏已逝,暑气渐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呈现出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的天气 。
民间谚语:“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在《养生论》里说:“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 。”意思是提醒人们,这时如果再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 。这是因为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 。如果因为着凉而使免疫能力下降,就会无力抵御外邪,这时很容易就会患上肺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而且,如果风邪侵犯到体内的经络筋骨,就会使经筋阻痹,从而出现四肢痹症 。所以,白露时节穿长衣防着凉是非常必要的 。
此外,民间还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 。”意思是提醒人们,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这时应该撤掉床上的凉席,晚上睡觉时应该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而且再将薄棉被备在床头,以防睡到半夜身体感觉凉时好盖住肚子,否则,肚子着了凉,就很容易引起腹泻 。特别是一些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加被加衣 。
2、“寒露脚不露”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时节,随着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气候变化极快,遇到寒潮侵袭,就会突然变冷,在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霜冻 。这时骤然降温,到了10月中下旬,白昼日益缩短,黑夜逐渐增长,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长江中下游基本上受冷高压控制 。这时如果在晴朗、水气丰富的清晨,凝结在草木上的露水会更多更凉,故称寒露 。
民间谚语:“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寒露”的意思是,这个节气在晴朗和水汽丰富的夜晚,凝结在草木上的露水增多变凉,脚露在外面感觉有寒气侵袭 。所以,寒露一过,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就有了“寒露脚不露”的说法 。告诫人们这时应开始注意天气变化了,更应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脚露腿,以防“寒从足生” 。
为什么寒露时节要特别注重脚部保暖呢?
养生专家认为,人的两脚离心脏最远,因此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特别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而且,一旦脚部受凉,就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人体抵抗力下降 。要知道,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最为敏感,一遇到冷空气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 。这时,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发作 。因此,寒露时节做好脚部保暖是养生的重要原则 。
民间谚语:“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