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管教孩子比拳头和嘴巴更有效的方式 不打不骂怎么教育孩子

一直以来都有人信奉“棍棒底下出人才”的真理,拳头和打骂孩子并不是唯一的教育机会,反而收效胜微,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不打不骂怎么教育孩子?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管教孩子|管教孩子比拳头和嘴巴更有效的方式 不打不骂怎么教育孩子   
文章图片   
  
管教孩子比拳头和嘴巴更有效的方式  
你越威胁,孩子越不听  
美国虎妈蔡美儿,大家知道吧?  
对!就是那个把两个女儿送进了哈佛耶鲁,为了让孩子跑赢,事事第一,不惜以各种强迫、委屈、甚至采用高压手段的妈妈。但即使是她这样手段强硬的妈妈,碰到女儿不听话,有时候也没辙。  
在她的畅销书《虎妈战歌》里,她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和女儿身上的事儿。  
女儿露露小时候,她用各种方法迫使女儿练钢琴,但是露露却拒绝合作。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蔡美儿于是威胁女儿,如果再不练琴,就把她扔到寒风刺骨的门外。  
原以为这一招能让女儿害怕乖乖就范,可没想到倔强的露露真的打开门,穿着单薄的衣裳踏了出去,出门前还挑衅的看了她一眼。  
计划没得逞的蔡美儿一时没了对策,尴尬之下只能自己找台阶下,她说“露露,看来你已经开始想做个乖孩子了,你可以进屋了”。  
谁料,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露露,坚决不肯进门。无比被动的蔡美儿只好拿出巧克力和蛋糕,才最终把女儿哄进了屋里。  
面对固执不听话的孩子,用“狠话”威胁他们,这事儿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轻车熟路, “再不走,就把你一个人扔在这里”、 “再这么疯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门”、“再敢顶嘴就把你的屁股打烂”……  
“狠话”一飙出,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敛,比我们巴拉巴拉的劝说半个小时都有效。但是,这个“大招”它有“后遗症”。使用的越频繁,失效的也就越快。  
当我们第一次大声威胁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可是大声威胁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看似在听你说,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说什么。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关于它的解释是这样的: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简单点,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  
管教孩子|管教孩子比拳头和嘴巴更有效的方式 不打不骂怎么教育孩子   
文章图片   
  
你批评孩子之前,自己要先做到  
知乎上有人问道:“如何看待父母总爱提‘别人家孩子’?”  
其中点赞最多的一个答案是:因为“和逼自己比起来,逼孩子容易多了。”  
俞敏洪曾经大力推荐过一本叫《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书,这书的作者贾容韬原本是个事业有成,却是一个“糟糕透顶”的爸爸。  
他儿子是个“深度网瘾少年”,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数次参与打群架,两次被学校劝退。  
对这个儿子,贾容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甚至跑到学校里闹。  
但是他儿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在网吧里彻夜不归,不再去上学。  
失望透顶的贾容韬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他关掉自己辛苦打拼建立起来的企业,回家专心陪儿子。  
回家后,他恶补各种教育知识,努力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错,他不再采取暴力解决,而是耐心地努力沟通;孩子邋遢不讲卫生,他先从自己做起,每天将所有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不爱学习,他每天坚持大量阅读,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