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头一朝分拆 通用向左英伟达向右( 二 )


拆分的一大好处正是提高公司航空业务的估值 。 路透社报道指出 , 通用为波音和空客提供喷气飞机发动机 , 但其估值却受到金融业务负债的影响 , 如果剥离出来 , 单独估值可能超过千亿美元 。
此外 , 通用分拆背后还有激进投资者的身影 。 比如早在2015年就入股通用的尼尔森·佩莱兹 , 他很早就鼓励通用从金融业务脱身 , 扎根工业领域 , 并支持通用转型 。
与东芝与通用的提升公司价值不同 , 强生的分拆或许更多是为了“避嫌” 。 近年来 , 由于明星产品爽身粉被指控有致癌风险 , 强生公司一直诉讼缠身 。 华尔街日报表示 , 强生拆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日用消费品业务面临诉讼 , 将承担高额债务 , 与快速发展的药物和医疗器械业务大相径庭 , 影响了集团的整体估值 。 不过 , 强生表示 , 公司拆分与大量诉讼及子公司破产无关 。
大势所趋or大浪淘沙
近年来 , 随着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兴起 , 工业制造、能源等传统巨头正试图跟上时代转型的步伐 , 重振雄风 , 巨头业务转型甚至是拆分重组都并不罕见 。 从杜邦、西门子、霍尼韦尔到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以及ABB等行业巨头 , 都启动了或大或小的分拆动作 。
而在他们之后 , 英国葛兰素史克和美国辉瑞计划明年分拆他们的消费者健康业务 , 法国赛诺菲也计划剥离其消费者业务 。
传统巨头纷纷选择轻装上阵 , 但也有新兴巨头仍在执着于扩张与并购 。 比如现在改名为“Meta”的Facebook、亚马逊、谷歌等等 。
一年多前 , 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准备以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软银集团旗下的半导体设计与软件公司ARM , 并计划在2022年3月前完成交易 。
不过 , 上个月 , 欧盟委员会在官网发布新闻稿 , 宣布委员会已经对英伟达对ARM的并购案展开深入调查 。 新闻稿中称 , 委员会担心并购ARM后 , 具备动机和能力的英伟达将限制其竞争对手使用ARM的技术 , 最终形成半导体芯片价格上涨、消费者选择减少、削弱创新等负面影响 。
相比起英伟达 , 另一家芯片公司AMD的收购进程相对顺利 。 在宣布收购赛灵思消息一年后 , AMD称这笔交易预计年底完成 。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分析 , 一般来说企业规模大 , 对其业务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 企业能够享受规模效应、学习效应以及相关领域的协同效应等诸多优势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愿意做大做强 。
“但这也是有一定的前提的 。 ”安光勇表示 , 很多企业做大时 , 也会逐步往非主营业务方向扩展 , 而这些对于其主营业务 , 或细分领域的发展并不能带来更多协同效果 。 而且随着企业变大 , 其管理制度、应变机制、反应能力、对市场的灵敏度等会逐步失去其灵活性 , 变得越来越慢 。
安光勇进一步指出 ,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 也有很多企业在内部孵化新的业务 , 摆脱母公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例如: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 , 想孵化元宇宙、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时 , 其母公司的企业文化等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 因此 , 通过拆分等方式 , 一是可以避免这些母公司的负面影响 , 二是也有利于融资等各种活动 。
而美国投行威廉·布莱尔公司高管尼克·海曼认为 , 企业集团的时代结束了 , 在数字经济时代 , 行动快速和灵活的企业更具优势 。
【百年巨头一朝分拆 通用向左英伟达向右】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陶凤 赵天舒(北京商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