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儿子能去打酱油了!( 二 )

  
“妈妈 , 比起玩ipad , 我更喜欢出去玩啊 , 又开心又锻炼身体、眼睛也不会坏、你还看不见我!“  
直击要害 , 一上头我就答应了 。   
终于,我儿子能去打酱油了!  
文章图片  
同意了米粒独自下楼玩后 , 我开始了“侦探”工作 。   
我先把小区的每个角落都扫了一遍 , 哪些区域是完全不能去的 , 提前带着米粒走一遍 。   
反复强调之余 , 冷不丁地让米粒爸、米粒姥姥、米粒姥爷去这些危险区域“逮”人 , 一旦发现米粒和小伙伴们进入这些区域 , 3天不能独自下楼玩耍 。   
射击类游戏、木棍不能玩;老人、孕妇多的时候 , 再速度换下一个地方.......  
制定好这些基本守则后 , 我要求米粒每天必须和小区的保安叔叔们问好 , 让他们彼此速度熟悉起来 。   
但熟悉就好 , 也不必过分熟络 , 保留一个度 , 更安全 。   
终于,我儿子能去打酱油了!  
文章图片  
我原本以为米粒姥姥、姥爷的工作会很难做 , 没想到 , 两位老人 , 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   
他俩没事就去“危险地区”溜达 , 看看有没有米粒 。   
米粒姥爷跟我说:这么大的男孩 , 就得要独立 , 自己都不能下楼玩呢 , 谈啥独立 。   
终于,我儿子能去打酱油了!  
文章图片  
一年后 , 米粒自己下楼玩 , 已经成了常态 。   
时不常 , 还能去小区对面的超市帮我买点酱油、醋什么的 , 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孩子都能打酱油的乐趣 。   
后来 , 慢慢地 , 小区同年龄段的男孩们 , 都自己下楼玩了 。   
每个人都带着一块电话手机 , 一到饭点 , 这群孩子就跟未来战士一样 , 一边走 , 一边对着手表喊着:妈 , 知道了 , 马上回来吃饭 。   
莫名地有喜感 , 这大概就是他们这代人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童年回忆 。   
也因为没有家长在旁 , 这群孩子的童年 , 好像更具象了 。   
每每 , 我路过小花园 , 看到他们或者东奔西跑、或者几个毛茸茸的脑袋凑在一起的样子 , 一秒就能被他们感染 , 嘴角忍不住上场 。   
终于,我儿子能去打酱油了!  
文章图片  
暑假的这段时间 , 我下班后的乐趣就是在小区花园的角角落落里 , 找一找米粒他们 。   
其实 , 不用太刻意找 , 只要循着他们没心没肺的笑声 , 很快就能找到 。   
找到后 , 我大喊一声米粒 , 看着他惊喜地向我飞奔过来时 , 感觉空气里都是甜甜的味道 , 我仿佛正在参与这个小男孩的童年 。   
终于,我儿子能去打酱油了!  
文章图片  
有一次回家比较晚 , 我发现米粒和孩子们聚在花园的长凳上 , 围坐一团在玩狼人杀 。   
路灯下 , 几个半大的小伙子 , 嘻嘻笑笑打成一团 , 真让我有种一秒回到小时候的错觉 , 非常之治愈 。   
都说现在的孩子 , 玩得很高级 , 有趣的东西比起我们小时候是呈几倍的增长 , 但是真正的快乐还是相同的 。   
只要咱们肯放手 。   
在米粒楼下挥洒“童年“的时候 , 我在家追追剧、看看书、网上买买东西 , 这日子 , 我好像get了老母亲应该有的快乐 。   
把孩子养大点、自己能下楼玩了;那么在他写完作业、放假的日子里 , 我们也本该就这么快乐 。   
ps , 最后必须要提醒一点:  
想同款放娃下楼的老母亲 , 最好小区是人车分流 , 或者有独立的空间 , 要么就是封闭的小区;不是的话 , 一定要给孩子圈好地盘 , 不然 , 娃大也好 , 心大也罢 , 都比不过安全始终是第一大!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 , 米粒妈 , 美国海归 , 海淀家长 , 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 。 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 , 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 , 英文、数学、科学启蒙 , 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 , 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