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三”航天员“出差”满月 太空“居家工作”又出“新”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已“满月” 。 1个月来 , 从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出舱到持续更新的太空生活“小花絮” ,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居家工作”不断出“新” 。
“住”得安全 , “喝”得安心
【“神十三”航天员“出差”满月 太空“居家工作”又出“新”】在复杂危险的太空环境中 , 空间站在轨运行时会面临外部碎片撞击等危险 。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春慧表示 , 中国空间站将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最高、最严格的设计标准 , 科研人员在空间站设计中考虑了各种故障预案 , 包括舱内失压、失火等 。
对此 , “神十三”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 , 通过模拟核心舱遭遇撞击、内部失压的情况 , 3名航天员分工检查仪表、打开应急气瓶、关闭舱门 , 迅速撤离至神舟十三号返回舱 。
六个月在轨生活 , 除了空间站安全 , 饮水安全也很重要 , 航天员每个月都要对用水采样 , 进行微生物检测 。 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验水的视频中 , 为避免污染水样 , 王亚平、叶光富专门戴上了口罩、手套 , 两人先后过滤水样和培养基 , 把微生物、营养物质留在过滤膜上 , 接着观察采集到的微生物样本 , 检验太空中喝的水是否干净 。
未来 , 神舟十三号乘组将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作为试验对象 , 进行舱段转位试验 , 为后续任务打基础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主管设计师李学东表示 , 这是中国空间站组装建造阶段最后形成“T”字形以前必须掌握的一项转位技术 。
太空再传“感觉良好” 中国女航天员首出舱
11月8日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首次出舱任务 。 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 , 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 两位航天员从太空传来的“感觉良好”令人动容 。
此次出舱任务 , 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航天员太空行走第一步 。 这不是简单的“太空漫步” , 王亚平不仅要沿着舱壁攀爬 , 自主转移至作业点 , 并辅助翟志刚安装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 , 还要站上机械臂 , 完成尽量向前倾、向左倾、向右倾、向左前倾、向右前倾等动作 。
这套“太空广播体操”其实是典型动作测试 。 据介绍 , 航天员在舱外作业时 , 受太空失重环境和身着的舱外航天服影响 , 活动能力受限 , 科研人员在进行产品和任务设计时 , 要考虑航天员能力特点变化 , 这就需要通过典型动作测试 , 收集相关数据 , 帮助科研人员掌握航天员能力特性规律 。
值得一提的是 , 王亚平身穿的带有黄色元素的舱外航天服也是首次亮相 。 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有3套舱外航天服 , 分别带有国旗红、太空蓝、国旗黄的彩色条纹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系统舱外服总装主任设计师丁凌艳说 , 这些不同的标识 , 主要是为了方便区分舱外作业的航天员 。
太空“居家”生活“花絮”持续更新
3名航天员的太空“居家日常”画面近期陆续公开 , 比如饭后一起收拾“厨余垃圾” , 叶光富饮料洒出后用纸巾“擦空气” , 翟志刚抽空打太极 , 王亚平和翟志刚化身“托尼老师”为叶光富理发 , 翟志刚头戴“免冲水神器”揉搓洗头 , 王亚平展示太空“免漱口”式刷牙……航天员们为民众展现了有趣而温馨的太空生活 。
在饮食起居方面 , 航天员每天晚上10点左右熄灯休息 , 中午有两个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此外 , “太空菜单”又有更新 。 为保障体能 , 航天员在出舱前还会“加餐”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八室副研究员李红毅说 , “加餐”里有鲜花包、压缩饼干、浓缩橙汁等6种食品 , 以高碳水化合物、低纤维食物为主 , 为航天员提供充足能量的同时 , 也不会引起排便产气的不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