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们,沉浸式回家?( 三 )


有的小家电用起来确实舒适 , 但也有不那么好用的 。 比如扫拖一体机 , 你以为用上它 , 就可以一次性搞定地面清洁了 。 事实上 , 很多污渍都清理不到 , 还有一些卫生死角根本够不着 。 拖地模式下使用的清洁布也要手动拆下来清理 , 除非你买更高价格的 , 可以自洁 , 否则还不如拖把好用 。
小家电滤镜 , 正在逐渐打破 。 /奥维云网
有的小家电 , 的确能带来方便 。 但过多小家电 , 清洗、维护都要花时间 。 既然是回家 , 关键是自在惬意 。 小精致可以有 , 但也不用处处追求精致 , 这样的生活才更真实 。
当孤独感遇上分享欲
在知名种草平台上搜索“沉浸式回家” , 可以找到4万多条笔记 。 这些笔记中 , 点赞量最高的发布于去年9月 , 有40多万个赞 , 收藏量也达到了13万次 。 这条视频甚至还引起过一场抄袭风波 , 据该博主表示 , 抄袭者所用的桥段 , 甚至镜头都和她高度相似 。
可观的数据、抄袭的风波 , 这些都说明这类视频的确很火 。 为什么火呢?这可能和孤独经济有关 。
前文提到 , 沉浸式回家视频的发布者中 , 大多数都是独居女性 , 也有一部分独居男性 , 情侣视频非常少 , 合租的就更少了 。
沉浸式回家 , 在各平台都有很多视频 。
早在2018年民政部的统计数据中 , 我国单身人口就已经达到了2.4亿人 , 到今年 , 活跃在一、二线城市的单身人口数量已经逼近1亿人 。 所谓孤独经济 , 就是围绕单身独居青年一人食、一人游、一人娱等生活消费需求和个人情趣需求衍生赢利点的消费模式 。
不过需要澄清的是 , 独居和单身并不是同一概念 , 独居者也可以有另一半 , 只是没有住在一起而已 。 不过两个概念之间还是有相当的重合度 。
不论是否单身 , 独居都在成为一种新锐的生活方式 。 而这种生活方式 , 不外乎关于一个“爽”字 。
自己一个人住 , 可以自行决定吃什么、怎么吃 , 可以自由决定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看剧 , 可以想锻炼就锻炼、想躺着就躺着 , 可以想早睡就早睡、想晚睡就晚睡 , 可以衣服改天再洗 , 可以卫生周末再说 。
一个人住 , 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享王国 。 冰箱里放什么吃的、手办柜里放什么手办、墙上挂什么画 , 都是自己说了算 , 完全不需要考虑他人意见 , 更不需要迁就什么、委曲求全 。
二手平台告诉我们 , 生活要做减法 。 /闲鱼
一个人住虽然爽 , 却也难免感到寂寞 。 这也是孤独的人分享欲更高的原因 , 即使一个人住也要找到灵魂的共振——即使隔着屏幕 。 事实上 , 正是隔着屏幕 , 才能在保持自由的同时驱散孤单 。
沉浸式回家 , 正是一种分享出口 , 它将独居的“爽”表达到了极致 , 当然这其中有架空的地方 , 也有商业植入的不适感 , 但背后的情绪是真实的 。
这也是许多人爱看其相关视频的原因 , 虽然自己不一定处处能做到精致和自如 , 但看一看、羡慕一下还是容易办到 。
其实回过头来 , 我们自己每天都在“沉浸式××” , 不论是上班还是回家 , 都是第一人称视角 。 我们没必要事事都像视频里那么讲究 , 但只要留心身边的细节 , 并让它变得更好 , 也是一件很有获得感的事情 。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小窝 , 别羡慕LOFT啦 , 好好对待自己的小家也很美好 。 /谷雨新闻
或许这是“沉浸式回家”带来的正向价值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