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二 )


五、适时播种
确定马铃薯播种适期的重要条件是生育期的温度 。原则上 , 马铃薯结薯的盛期在日平均温度15-25℃的条件下 。块茎持续生长的时期越长 , 总重量也越高 。大多数是在收获晚稻或中稻后种植的 。秋薯最好从9月下旬到10月下旬播种 , 冬薯最好从12月下旬到1月中旬播种 。
六、合理密植
构成马铃薯的产因是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 。单株产量是由单株结薯数与单薯重量决定的 。群体增产与单株增产之间是矛盾的 , 当单位面积株数增加时 , 单株产量相应降低 , 两者都与栽植密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 , 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 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因此 , 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与个体产量两个相矛盾因素协调统一 。密度小时 , 单株发育好 , 产量高 , 但由于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小 , 结薯较少 , 产量不高 。密度过大 , 虽然总株数多 , 但单薯重量很低 , 产量不高 。因此 , 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单位面积内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 , 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 , 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 , 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 , 从而获得高产 。从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考虑 , 马铃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 , 每亩种6000株左右 , 每株2-3茎较为适宜 。
七、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马铃薯出齐后 , 要及时检查苗 , 若有缺苗及时补苗 , 以保证全苗 。补苗的方法是播种时抖出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 , 用来补苗 。补苗时 , 缺穴中如有病烂薯 , 先将病薯和其周围的土挖掉再补苗 。土壤干旱时 , 应挖穴浇水 , 结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 , 以减少缓苗时间 , 恢复生长 。若没有备用苗 , 可从田间出苗的垄行间 , 选取多苗的穴 , 从母薯块基部掰下多余的苗 , 进行移植补苗 。
2、中耕培土
中耕松土 , 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 , 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 。出苗前如发生土面板结 , 应及时进行松土 , 以利出苗 。齐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 , 深度8-10厘米 , 并结合除草 , 第1次中耕后10-15天 , 进行第2次中耕 。当现蕾时 , 进行第3次中耕 , 比第2次中耕浅 , 结合培土 , 厚度不超过10厘米 , 以增厚结薯层 , 避免薯块外露 , 降低品质 。
3、追肥
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时间较长 , 出苗后要及时用清粪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 , 促进幼苗迅速生长 。现蕾期结合培土追施1次结薯肥 , 以钾肥为主 , 配合氮肥 , 施肥量视植株长势长相而定 。开花以后 , 一般不再施肥 , 若后期出现脱肥早衰的现象 , 可用磷钾或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 。
4、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病害较多 , 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癌肿病等 。晚疫病经常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和植株花期前后发生 。因此 , 要注意及时使用波尔多液或瑞毒霉进行防治 。青枯病目前药剂防治较难 , 防治方法主要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以及用小整薯作种等措施进行防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