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邪气的含义 无邪气日语( 二 )



无邪气的含义 无邪气日语

文章插图





#
江南地区
江南的女妹子们在七夕的晚上,会将一根绣花针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表面的张力将针托住浮起,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 。
哪根针的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针上穿有红丝线的话,也是向七仙女“乞巧” 。

无邪气的含义 无邪气日语

文章插图


无邪气的含义 无邪气日语

文章插图

唐代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一些地方还有“七夕香桥会”的习俗 。
香桥,就是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栏杆上扎有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 。七夕夜晚,人们祭祀双星、祈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

无邪气的含义 无邪气日语

文章插图





#
广东地区
从六月就开始准备,把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发芽 。临近七夕就开始扎一座鹊桥,还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到了七夕这天,在厅堂里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和针织巧物,当成是贡品了 。也不干嘛,就是供一下顺便晒晒,类似现在大家摆好一桌菜然后发朋友圈 。

无邪气的含义 无邪气日语

文章插图

明清民国时期部分书籍里,有记录广州的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作品,当然了只是文字描述,其中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大小的各式扇子、玲珑轻飘的小罗帐、酒杯大小的花盆、针织做的花(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




#
胶东地区
一般在七夕这天拜七神姐 。妹子们穿上新装,大家聚一聚,结一下姐妹;也有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称巧果,也是用来祭祀织女的 。没吃过,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

无邪气的含义 无邪气日语

文章插图





#
闽南地区
闽南语里把织女称为“七娘妈”,是保护孩子平安的神,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娘妈”诞辰,称“七娘妈生” 。
闽南的习俗在七夕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红糖糯米饭以驱虫防瘟疫;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也会祭拜七娘妈 。

无邪气的含义 无邪气日语

文章插图





#
台湾省
台湾继承了闽南的习俗,烧寿金、娘妈衣(婆姐衣),准备油饭与麻油鸡(鸡酒)七碗,供七娘妈和她的六位姐姐(她们七仙女跟另外那七仙女不一样,不同的故事哈)使用 。
而且在这天还有拜“床母(幼儿的保护神)”的习俗,如果家里有还没上小学的宝宝,那就在这晚祭拜床母 。装一碗油饭与鸡酒,在幼儿睡觉的床上或床边,祭祀床母,祈求小宝宝身体健康,晚上睡得安稳 。

无邪气的含义 无邪气日语

文章插图



同时还可以焚烧纸钱“四方金”和“床母衣”,用铜钱系上红丝线挂在宝宝脖子上,称为“挂絭”,在宝宝出生至十六岁,每年都要祭祀,不间断,红丝线每年换一次,到十六岁还会有“做十六岁”这个成年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