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最新通告 阿里发布数据“通牒”( 二 )


然而,另一种来自开发者和电商商家的担忧则更为敏感 。第三方服务器中运行的非淘系订单数据,都放到聚石塔中,如何确保这些数据不被平台读取?
尽管商家所强调的非淘系数据,在阿里巴巴的公告中并未提及,但一位行业高管则揭示了隐藏在公告之外的倾向:阿里有机会获取并读取非淘系数据,因为开发者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分离系统中的淘系和非淘系数据,基本会全盘储存(在阿里云) 。
“技术上可以实现数据的分离,让淘系数据入(聚石)塔,其余数据另外储存 。但这需要在聚石塔之外另租服务器,不仅会增加操作的复杂性,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客户(商家)面对压力,妥协入塔会成为默认选项,也意味着他的非淘系电商数据,已经在阿里云 。”
一位深度合作聚石塔的服务商坦言,“妥协”存在另一方面的风险,即非淘系电商平台的施压,“如果非淘系平台要求数据存储在他们的云服务中,开发者就会被挤在夹缝中,面临二选一 。”
此外,对于公告中数据交互必须通过聚石塔官方接口的要求,上述服务商也显得忧心忡忡:“之前只需要开发者来对接聚石塔,之后再和其它系统自主对接就好 。现在只有聚石塔给其它系统开放接口,我们才能合作 。如果突然决定中断接口呢?”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让他感到心有余悸 。
但也有CRM服务商认为,淘宝开放平台的三条规则“没毛病” 。“这是对那些靠非法和投机手段获取数据的软件开发者的正式警告 。正规手段获取数据的服务商不会有任何影响 。而不具有合法性的业务本身就很难维持,投机手段被规范也是迟早的事儿 。”
对此,阿里云方面表示,阿里云为客户提供计算工具,客户如何使用这个工具,阿里云不会干涉 。“可能外界会对误云服务中数据的归属,可以明确承诺的是,阿里云不碰客户的数据 。”
采访人员也就相关质疑联系了淘宝方面,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回复 。
数据主权到底归谁?
无论是此前顺丰菜鸟的物流数据之争,抑或这次订单数据云存储规范化所引发的疑虑,总会让阴谋论者趁机妄加揣测阿里巴巴是个“野心家”,但另一方面,更多雄辩和杂音的交相呼应,也为“数据主权”撕开了一个口子 。
据IDC公有云服务追踪研究预计,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20亿美元,企业业务、设备、服务数据化后,让数据流通起来成为云计算行业爆发的关键点,这显然需要连接众多企业的互联网巨头来完成 。
马云积极倡导未来即将迈向数据资产时代,而经历电商洗礼的传统商业正在面对山呼海啸般的数据狂潮 。马化腾也曾表示,“云化程度,是该行业数字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当一切业务在线化、数字化之后,大数据、云计算将成为横亘在所有商业面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
然而,即便“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数据安全亟待解决,拥有强大运算能力的互联网巨头,也往往只被当做不得不靠拢、却难以完全信任的对象 。
一位ERP企业创始人指出,像阿里、腾讯、谷歌、Facebook、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其实都具备制定商业数据交换标准的能力,甚至影响整个行业的数据交互 。“假想所有企业与阿里交互数据时都需要走阿里的官方接口,用阿里云把控数据储存,用奇门统一的交换,这就是一个商业数据江湖 。”
讨论数据主权的意义在于,在这样一个商业数据江湖里,如何才能确保制定游戏规则的一方是中立和可信赖的 。当巨型互联网公司倚借先进的技术能力一路高歌猛进,又用什么方法来约束其在数据方面的应用,而不一定非要极端地用商业道德来审视和衡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