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受伤怎样不留疤 孩子受伤怎么做不留疤( 二 )


处理方法建议迅速冰敷,可以用纱布或者薄毛巾包裹冰块或冰箱里的冰冻物品,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每几秒钟交替,以免冻伤 。冰敷能紧急控制皮下血管扩张和破裂,达到减少出血和加速止血、止痛的效果 。一般建议每次持续敷10-20分钟,24小时内多次冰敷 。同时休息,减少活动 。48小时后可热敷,活血化瘀 。
误区:过去老人会抱起宝宝迅速揉搓,希望“揉松搓软”,其实恰恰相反,此时的揉搓会让本来可能并未破裂的皮下血管破裂、出血、“鼓出大包”,加重伤情 。
孩子碰破皮还出血了,怎么办?
如果只是擦伤渗血,可以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口贴覆盖,迅速冰敷,待出血止住后外用少量云南白药、百多邦、金/红霉素眼药膏一类的抗菌药预防感染 。
但是如果有持续出血,或伤口较深,需要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覆盖压迫伤口至少5分钟,迅速止血,并简易消毒,使用无菌纱布或创口贴覆盖,及时送医进一步处理 。
用什么消毒伤口?
目前消毒伤口首选碘伏,皮肤、黏膜均可使用 。注意是碘伏不是碘酒,因为后者含有酒精成分,对伤口刺激性大,不建议使用,同理75%的消毒酒精也不建议用于开放伤口 。
紫药水即甲紫溶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广泛用于家常消毒,目前也还有少量使用,但建议尽量少用,尤其是儿童和面部、黏膜部位 。
双氧水则主要用于口腔消毒和杀灭厌氧菌,比如破伤风杆菌,被生锈的刀切割伤或被生锈的钉子扎伤,需要用此消毒 。接触伤口立即分解生成氧,可以见到大量白色小气泡,一般数分钟消失 。注意,这种伤口一定要记得打针,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伤口缝还是不缝?用胶水粘好吗?
所谓“胶水”,是指用于伤口粘合的生物胶,原理类似于生活中应用的普通胶水,可以粘合伤口,达到闭合作用 。对于浅层裂伤、边缘整齐的清洁伤口,应用生物胶具有防水、防感染、防针脚的优点 。但对于深层伤口,比如伤及肌肉层甚至深达骨膜,则必须缝合,进行分层修复和对位,才能达到全层修复,对合好且不易裂开,避免将来留下功能障碍或明显的凹陷性疤痕 。而感染伤口则需彻底清创,必要时甚至延期闭合伤口 。
总之,不要盲目迷信“胶水”,如果发生皮肤全层受伤最好选择“美容缝合”,最外层可以结合生物胶达到完美修复 。
伤口怎么护理?能洗澡吗?
术后伤口应该保持清洁,尽量不碰水、不出汗,洗澡时应该用防水贴进行保护,以免污染伤口 。可以采用碘伏等进行消毒,清洁伤口每2-3天一次即可,污染或暴露伤口或位于眼、鼻等有分泌物的部位则建议每天消毒 。
可以使用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比如外用生长因子、壳聚糖等,必要的时候配合抗菌素软膏,以及可吸收渗液的敷贴 。
能吃酱油、晒太阳、涂芦荟胶吗?
术后伤口主要在于防晒(如何防晒参考后续专题),应该少吃辛辣、烟酒等刺激食品,可以多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虾、牛肉等,补充维生素如新鲜水果等 。酱油对于伤口的色素沉着影响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 。
芦荟胶传统上具有清热解毒、镇痛、促伤口愈合和淡疤的功效,比如用于轻度晒伤的修复 。但由于其提取工艺不一,天然芦荟容易产生过敏等,且大多数芦荟胶的产品不是无菌的,因此建议尽量少用,尽量到医院购买医用的修复凝胶 。
而涂牙膏、抹香灰、洒石灰等等这些“土方子”则更不可取,常常适得其反,切忌!
什么时候拆线?涂祛疤药有用吗?
皮肤缝线拆除过早容易导致伤口裂开,过晚则易产生缝线异物反应,一般皮肤伤口位于头面部7天左右、躯干10天左右,四肢10-14天拆线,张力大的部位需要适当延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