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 , 下瘀血 , 除湿痹 。
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 。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 , 能发汗 , 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 。
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
④《食疗本草》:助脾胃 。
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
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 。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 。
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 。治吐血 。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 , 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 。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
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 。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
- 【附方】:
- ①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 。为末 。每服二钱,茶调下 。(《永类钤方》)
②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 。每酒服三钱 。(《眼科龙木论》)
③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 , 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 , 甘草(炙)一两 。上为粗末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 。(《局方》荆芥汤)
④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 。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 早至暮可三服 。忌动风物 。(《经验后方》)
⑤治大便下血:㈠荆芥,炒,为末 。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 。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 。(《经验方》)
㈡荆芥二两,槐花一两 。炒紫为末 。每服三钱 , 清茶送下 。(《简便单方》)
⑥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 。每用末二钱匕 , 童子小便一酒盏,调热服 , 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 。(《本草图经》)
⑦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 。为末 。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 。(《濒湖集简方》)
⑧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 。(《简便单方》)- 荆芥图片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 艾麻草图片 艾麻草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田七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艾片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艾片的药用价值
- 艾纳香根图片 艾纳香根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葛根的药用价值
- 中药红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莲房的功效与作用 莲房的药用价值
- 中药白花菜子的功效与作用
- 半枫荷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半枫荷根的药用价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