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子( 二 )


②《本草再新》:"味甘酸,性平,无毒 。"
【归经】 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
【功能主治】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 。
①《荆楚岁时记》:"辟虫毒 。"
②《唐本草》:"主头风,小腹拘急 。"
③《本草拾遗》:"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 , 去膈上热,功用如蜜 。"
④《滇南本草》:"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络 。小儿服之,化虫,养脾 。"
⑤《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 。痰火闭结于胸中,用此可解 。’
⑥《纲目》:"止呕逆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剂 。
【注意】《得配本草》:"脾胃虚寒者禁用 。"
【附方】 ①治饮酒多发积,为酷热蒸熏,五脏津液枯燥 , 血泣小便并多,肌肉消烁,专嗜冷物寒浆:枳椇子二两,麝香一钱 。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吞下 。(《世医得效方,枳棋子丸)
【枳椇子】②治酒色过度,成劳吐血:拐枣四两,红甘蔗一根 。炖猪心肺服 。(《重庆草药》)
③治小儿惊风:枳椇果实一两 。水煎服 。
④治手足抽搐:枳椇果五钱,四匹瓦五钱,蛇莓五钱 。水煎服 。
⑤治小儿黄瘦:枳椇果实一两 。水煎服 。(③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摘录】《*辞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