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史话》载:回龙观始建于明代中期 。道观由弘治十七年(1504年)始建,正德十年(1515年)全部建成,并最终改名为“玄福宫” 。当年的玄福宫规模很大,山门即有内、外两重,钟楼、鼓楼、龙殿、虎殿、左右殿、正殿、南北方丈等俱备 。其建成后,明朝皇帝到天寿山拜谒皇陵,回銮途中多驻跸于此 。明万历朝吏部尚书杨巍在谒陵途中,曾夜宿回龙观,并写《宿回龙观诗》云:“沙际开瑶馆,銮舆几度过,日回双阙逈,云傍九陵多,承露空仙掌,沿阶自绿萝,夜深清吹发,犹忆旧鸣珂 。”由此可见,“回龙观”之名历史悠久 。到了清康熙年间,玄福宫已被废弃,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编纂的《日下旧闻考》中有元(玄)福宫“殿宇倾圮,明武宗碑一在殿左”的记载 。古建筑回龙观虽然消失了,但作为地名被沿用下来 。
2009年6月回龙观村拆迁时,出土了“明武宗元福宫碑”,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回龙观的历史:“弘治十七年(1504年),皇考孝宗皇帝论曰,御马监黄土马房草场,乃天寿山居庸观经由通衢适中之地,闻其土燥无水,居者行者往往病之,其择地凿井汲水,以济人用,仍修建观宇一区,为往来栖宿之所……工未就绪 。朕谓此先帝遗志也,不可不终,仍命督修,改观为玄福宫……盖自弘治甲子冬十月始事,至今正德乙亥夏五月厥宫告成 。宫之中为正殿,以奉元武之神 。前为左右殿,为龙虎殿,为钟鼓楼,为内外山门 。山门之前甃石为井,南北为方丈以居道众 。缭以垣墙,宫旁及前为营房,为车园店,以居牧马旗军,又给草场地六十顷以供香火 。琳宫贝宇,杰出霄汉,轮奂完美,丹碧辉映,遂为都城一伟观云 。”碑文清楚地记述了回龙观前身玄福宫最初缘何而建,道观落成后的规模布局、主供与供养以及精美的装饰、雄伟的气魄,可谓是对玄福宫最可信、最具体的介绍 。
如今的住宅区 实为北郊农场旧址 曾是首都副食品基地
不过,如今所说的回龙观住宅区,其位置并不在明代的回龙观遗址,也不完全在回龙观村,而是位于北郊农场旧址,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立的“北京市国营北郊农场”核心地带 。

文章插图
如今的回龙观
据《北京国营农场史》等史料记载:北郊农场一带清光绪年间属昌平州,1936年属冀东昌平县 。1956年2月,黄土乡(1956年与唐家岭乡合并称回龙观乡)建立起土地面积近万亩的公私合营北郊畜牧场 。1959年4月1日在北郊畜牧场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市国营北郊农场”,因地处京城北部得名,隶属北京市农场局 。
因地处温榆河及小清河冲积平原上,地势西高东低,北郊农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非常适合经营农田耕作及畜牧养殖 。至20世纪九十年代,北郊农场已有菜地、果园数百亩,奶牛场、猪场、养鸡场数十个,为首都重要的副食品基地之一 。1998年,北京市进行“场乡体制改革”,该场所辖的两镇、四乡及36个村划归当时的昌平县 。
同年,北京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区被批准立项,选址于京北昌平县南缘,昌平路以东,因临近回龙观村,被定名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昔日北郊农场的农田、养殖场及周边村落逐渐消失,呈现一派都市景象 。因回龙观区域内住宅小区的命名多带有“龙”字,如龙泽、龙华、龙跃、龙腾、龙城等,故有“龙兴之地”的美誉 。
历史上的回龙观村,在回龙观居住区西南侧,即京藏高速路西部,如今是回龙观镇行政村,村民姓氏有陈、柳、尚、刘等 。“回龙观”的前身玄福宫遗址便在此处,但建筑早已消失,只留下了古碑 。该村另有建于元末明初、清代曾修葺的玉光寺(南庙)和建于清初的菩萨庙(北庙),尚有遗迹可寻,已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 大病医疗支出扣除范围 大病医疗支出怎么扣除
- 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范围要如何认定
- 违章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可以在交强险范围内进行赔偿吗
- 注册公司流程及经营范围有哪些资料
- 葡萄有几种颜色? 葡萄有几种
- 交通强制险赔偿范围是什么
- 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内发生质量问题 工程质量保修期
- 注册纺织公司经营范围 注册纺织用品公司流程
- 环卫公司怎么注册经营范围 环卫公司注册流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