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家的“六一”

我和我家的“六一”  
文章图片  
我家”六一“的摄影作品  
每一个女孩 , 都是爸妈的贴心棉袄 。 每一个男孩 , 都是爸妈的坚硬铠甲 。   
棉袄也罢 , 铠甲也好 , 从父母的儿女 , 再到儿女的父母 , 这就是人活一世 , 父母子女一场轮回的天赐情缘 。   
01  
“六一” , 是所有人的经历 , 我们都是从童年时的“六一”一路走来的 。   
每年的“六一” , 一定有许多人 , 不但会想起自己小时候 , 还会想起儿女的小时候 。   
我也是 , 时常会想起二十多年前 , 儿子“呱呱”坠地时 , 已烙在心底的那些点滴记忆 。   
儿子出生那会儿 , 市中心医院的住院部 , 只有一座小小的六层楼 。   
那时 , 新生儿都是在婴儿室的 , 这里还没有母婴同室 。 宝妈们都是在固定的时间 , 去婴儿室外面的小厅喂奶 。   
也就是说 , 在住院期间 , 只有在喂奶的时间才能看到自家的宝宝 。   
现在想想 , 儿子出生时的趣事还真不少 。   
一是我家那位不在家 。 那会儿 , 正是他毕业论文答辩的时间 , 儿子出生整整一周后 , 他答辩完毕 , 便赶紧坐上火车往回赶 。   
到家时已是夜里11点多 , 他第一时间就直奔医院 。   
可妇产科病房的大门早已关闭 , 任凭他好说歹说 , 值班人员就是不让进 。   
所以 , 尽管他匆匆忙忙赶回家了 , 却没能在当天见到儿子 。   
第二天一早 , 他再次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往医院 。 终于 , 在那天早上喂奶的时间 , 父子得以平生第一次见面 。   
到现在俺也没采访过他 , 成为孩子他爹后 , 第一次见到儿子时 , 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   
二是临近预产期还有两天时 , 婆婆陪我去医院产检 。   
医生看到产检手册后 , 说:“你得提前住院 , 预产期马上就到了 , 不然 , 你今天就直接住下吧 。 ”  
那时 , 我还有点懵 , 不同意早住院 。 只感觉还没有要生的迹象 , 为啥这么早就住院呢 , 总得等到见红或破水吧 。 (这一点还是懂的)  
我和我家的“六一”  
文章图片  
”六一“骑行在乡村  
回家的路上 , 婆婆有些不放心 。 毕竟 , 儿子不在家 , 她担心儿媳万一有点啥事不方便 。 婆婆的意思是 , 还是听医生的 , 早住院踏实 。   
结果 , 第二天一早 , 婆婆又陪着我来到了医院 , 还是那位医生 , 中年人 , 很温柔的样子 。   
她说:你想通了?像你这种特殊情况 , 孩子臀位…… , 得剖腹产 , 还是早住院的好 , 不然 , 到时你还得遭两遍罪 。   
我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 , 因为某些原因 , 我必须得剖腹产啊 。 可医生昨天并没说呀 , 自己似乎啥也不懂 , 还坚持每天运动 , 一心想自己生呢 。   
唉 , 年轻时不知 , 生过孩子算是明白了 。   
02  
刚住进医院 , 妇产科的医生就带着一群医生、护士来病房检查了 。   
记得这位医生比门诊的那位年龄略大 , 看上去有50岁左右的样子 , 高高的、瘦瘦的 , 带着一副眼镜 。   
她一边双手按揉我的肚子 , 一边说:“嗯 , 这孩子还不小呢 , 得有7斤重 。   
果然 , 儿子出生时的重量 , 正好7斤 。 (这些年来 , 我一直都在佩服那位医生)  
后来 , 婴儿室的小护士说:你儿子出生时称重 , 6斤9两呢就有点高 , 7斤呢就有点低 , 还是按7斤吧 。   
我和我家的“六一”】这是后话 。   
住进医院的第二天 , 就安排了次日上午8点的第一台手术 。   
医生把婆婆叫到办公室 , 给婆婆读了一大堆很可怕的手术风险 。 然后 , 让婆婆签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