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有听说过这个“不要喊妈”的亲子条约 , 当时就觉得这个条约挺实用的 。   
这不 , 暑期一到 , 就有家长和孩子签订了一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 , 双方还十分正式的签字、按手印 , 并且写下了日期 。   
 
  
文章图片  
这位宝妈之所以要和孩子签这份“不要喊妈”的条约 , 是因为她是位文字工作者平时在家办公 , 儿子一放暑假就开始“妈!妈!妈!”的喊个不停 , 导致她经常被打扰 , 无法专心工作 。   
所以才想到要签一份“不要喊妈”的条约 。   
 
  
文章图片  
虽然不知道这个条约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 但是相信妈妈们都能感受到被孩子随时喊妈的无奈 。   
其实 , 孩子总喊妈 , 可能是专注力不够的表现 。   
【“不要喊妈”条约火了:“毁掉”一个孩子,妈妈总是陪着就够了】孩子因为对父母的依赖性强 , 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喊妈” , 从来不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 很少能从头到尾专注地做完一件事 , 这就说明他的专注力有些弱 。   
 
  
文章图片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除非你被孩子邀请 , 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   
其实反过来也一样 , 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孩子、孩子随叫随到的家长 , 很有可能正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   
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 周围的环境很重要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础 , 影响着孩子的认知与学习能力 。   
不专注的孩子 , 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成功 , 而想要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 周围的环境真的很重要 。   
 
  
文章图片  
父母经常争吵、周围环境杂乱、书籍玩具混放的环境 , 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天然的干扰装置 , 相反 , 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周围环境整洁、孩子有专门的学习区域 , 那么孩子的专注力也会更好 。   
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除了保护专注力之外 , 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训练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 让大脑熟悉并且能做到长时间保持专注的状态 。   
而且训练专注力并不难 , 每次让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 , 并且不断加长时间 , 就能起到效果 。   
比如周末的时候 , 安排一段时间 , 让孩子一个人在桌前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 , 可以是拼积木、画画、解谜题、玩魔方、看书……  
 
  
文章图片  
孩子对什么感兴趣 , 就让他研究什么 , 比如我儿子很喜欢恐龙 , 我就让他给我画恐龙 , 并且告诉他可以随意发挥 , 不用问我喜欢什么样的 。   
孩子带着兴趣探索 , 就会更主动、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 而这种专注力也会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   
当然 , 小孩子喜欢一件事物的时间可能很短 ,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其实是让他玩纸面游戏或动作游戏 。   
 
  
文章图片  
比如这套好奇狗陪你学系列的《专注力游戏》书中 , 就收集了400道思维游戏 , 其中包括很多种动作类游戏 , 就是那种在书中介绍玩法 , 孩子自己去实践的 , 几种游戏换着玩可以玩很久 。   
 
  
文章图片  
这套书共7册 , 适合3-9岁的孩子 , 书中主要是以玩智力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 , 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 同时帮孩子锻炼记忆力、判断力、观察力、手眼协调力、思维能力等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