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鲁迅成长历程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 三 )


鲁迅后来对流言家的憎恨、揭露、抨击,也与衍太太密切相关 。鲁迅在《华盖集·并非闲话(三)》中写道:“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的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 。”鲁迅还指出,流言是“畜类的武器,鬼蜮的手段” 。衍太太就是伤害少年鲁迅的“流言家” 。


代表人物:名医
与作者的关系:医生与病患家属
关联篇目:《父亲的病》

朝花夕拾鲁迅成长历程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

文章插图

除衍太太外,《父亲的病》中的名医也让鲁迅对理想和现实有了深刻的痛悟 。两位名医皆收着高昂的出诊费,开些稀奇古怪的药方,故弄玄虚 。与鲁迅周旋了两年整的一位名医,采用的药引要么是河边的芦根,要么是经霜三年的甘蔗;父亲用药两年却病得更厉害了,名医为推卸责任便荐了陈莲河 。陈莲河也爱用些怪异的药引与丸药,比如原配的蟋蟀与旧鼓皮做成的“败鼓皮丸” 。非但如此,他还对“医能医病,不能医命”一类的糟粕思想深信不疑,劝说鲁迅的父亲请人看看命 。
这两位名医巫医不分,愚弄病人,他们所谓的“医治”反而让父亲的病情恶化,直接导致了父亲离世,也给少年时期的鲁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伤痛 。这些伤痛,是鲁迅后来弃医从文,用笔诛伐“流言家”,揭露“国民性”,批判“礼教吃人”,成为一名“文化战士”的重要原因 。










阅读任务
1. 人物梳理
鲁迅的回望里有温情,有理性,同时也伴随着痛苦 。重拾那些记忆,是一种怀念和铭记,也是一次追溯与反思 。在《朝花夕拾》中,“父亲”也是重要的人物之一 。请从性格特点、关键事件、对“我”的影响等方面梳理解读“父亲”这一形象 。


2. 说褒贬
鲁迅先生在回忆自己身边的人物时没有刻意回避他们的缺点,还时常用幽默和略带反讽的笔调掩盖自己的真实感情 。尤其是在写长妈妈和寿镜吾先生的时候,他的褒贬态度似乎不那
么明朗 。请你细读文章,和同学议一议:在下面几个场景中,当时的“我”有什么表现?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现在的“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
①长妈妈大年初一让“我”吃福橘;
②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③“我”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④先生读书时自己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 。
(请自主质疑补充)
3. 悟深情
年近半百的鲁迅在“旧事重提”时,对他的这些师长们充满了怀念和敬意,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愧疚 。请你回读时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写下你的理解和思考 。






朝花夕拾鲁迅成长历程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

文章插图





读写转化
活动1:写小传
选择《朝花夕拾》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为他(她)写一篇人物小传(不少于300字) 。
建议内容包括:人物身份、与鲁迅的关系、主要的形象特点、对鲁迅童年或成长的重要影响等 。
活动2 :写一写你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关键事件与人物形象塑造、作者情感表达有着重要关联,这些人和事在鲁迅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对他的人格形成和思想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
请回想你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人和事,并为你的“重要他人”塑个像 。
要求:①形象鲜明,重点突出,内容完整;②可借鉴鲁迅先生写人的手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