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加快数字化转型——制造工厂更“聪明”

坐在办公室 , 卢壮凌点击操作板 , 数字化大屏上 , 生产进度、交货时间一清二楚 。 几年前 , 这位身处浙江金华的澳亚织造公司董事长还靠一部电话与车间、客户沟通 , 经常半天顾不上喝一口水 。
变化来自金华纺织行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 企业销售、采购、生产、库存、检验等全流程实现数字化 。 在澳亚织造提花机生产车间 , 采访人员看见上百台提花机高速运转 , 5G网络覆盖车间 , 实现实时、精准测算 。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 让制造工厂更“聪明” , 工人更“省力” 。
【浙江金华加快数字化转型——制造工厂更“聪明”】“过去报价凭经验 , 如今平台采集的加工费、管理成本等数据分毫不差;以往生产依赖人力 , 现在系统科学测算每道工序时间 , 排产时间缩短一倍 。 ”卢壮凌给采访人员算了笔账:通过构建标准化、数字化生产管控体系 , 公司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均提高30% , 原材料成本节约10% 。
作为制造业大市 , 金华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 , 企业数量超43.2万家 , 年产值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6个 。 庞大的产业规模、众多的企业主体 , 亟需加快数字化改造 , 走出一条“老树发新枝、新树深扎根”的转型新路 。
在金华开发区辉煌三联工具有限公司5G智慧车间 , 流水线上一台台机器手臂坚守各自工位、有序作业 , 原料和产品在自动传送带上来回运输 。 偌大的车间里 , 见不到几个工人 。
“从原材料进去到成品生产出来 , 全程不落地 , 都由机器手臂、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完成 , 管理透明简洁 。 ”辉煌三联公司董事长赵志火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企业产值达4亿元 , 利润近1亿元 , 利润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 , 劳动力成本节省一半 。
金华“5G+工业互联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 截至目前 , 累计建成5G基站8000个以上 , 并形成多个5G特色场景应用 , 打造出一批“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 。 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 , 金华推出“一对一”智改诊断、“点对点”企业点单等服务 , 为制造企业数字化改造保驾护航 。 目前 , 全市共培育省级智能化改造工程服务公司15家 , 完成智能化诊断服务企业1500家 。
在金华 , 一些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 , 优化了机器设备 , 生产误差大幅减少 , 制造工艺和精度不断提升 。
日均生产105万片单晶电池片 , AI检测200毫秒完成……作为浙江省最大的5G专网应用智能工厂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电池片六厂从生产、物流到检测等环节均实现5G边缘计算赋能 。 该厂于2019年9月建设 , 投入资金7.2亿元 , 被列入2020年国家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项目 。
负责生产线最后一道“检测”工序的专员葛展军 , 见证了数字厂房的诞生 , 也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成长 。 他的工作岗位不是传统简单的“检测员” , 而是“AI视觉检测系统专员” 。 葛展军帮助AI不断学习吸收、自我优化 。 为了把AI检测“训练”成毫秒级水平 , 他花了两个月时间 。 “传统对单晶电池片的检测 , 主要采用灰度对比 , 机器分选测试等方法 , 误判率在5%至10% , 漏检率在2%以上 。 ”葛展军告诉采访人员 , 通过机器学习优化 , AI模型误判率降至0.3% , 漏检率仅有0.15% 。
“整条智能化流水线 , 公司自主设计 , 大部分专利权都自有或与供应商共有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科长李明告诉采访人员 , 工厂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 。 横店东磁“磁性行业智能化生产工业互联网平台” , 已经入围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