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人员技能 财务相关知识学习和常识

常识1:出纳和会计不得由同一人兼任;公司可以没有财务部门 , 但必须要有财务负责人  
会计和出纳是财务部最基本的配置 。小公司的出纳常由老板娘、老板家的亲戚或行政人员兼任 , 会计则通过招兼职或找代理记账公司解决 。稍微大点的公司 , 可以设置正式的会计和出纳 。  
无论企业大小 , 出纳和会计不得由同一人兼任 , 以达到互相监督和控制的目的 。  
大公司的经济业务复杂 , 财务分工更精细 , 相应地就有:  
财务部的头 , 也就是常说的财务负责人 , 小一点的公司叫财务主管或会计主管 , 稍大一点的公司叫财务经理、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CFO)等 。  
头头们下面常有一帮兵 , 包括出纳、工资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销售会计、税务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总账会计、合并报表会计等 。  
从岗位的名称可猜测这些岗位人员所负责的内容 , 不过不要一概而论 , 可能一样的岗位名称 , 在不同的公司实际负责的工作有一定区别 。  
注意  
公司可以没有财务部门 , 但必须要有财务负责人 。  
老板可以兼任财务负责人 。  
常识2: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学会计 , 需要掌握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就是基本会计恒等式 。  
恒等的意思是 , 无论何时何地 , 也不管企业的经济事项发生何种变化 , 该等式都一定成立 。基本会计恒等式是编制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  
资产是企业的一种资源 , 是:  
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 , 是: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所有者权益是: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作股东权益、净资产 。  
常识3:财务是个真实的谎言:通常对 , 但不一定真实  
财务世界里除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样必定恒等的公式外 , 还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概念 , 以及需要运用职业经验加以判断的情形 。  
针对同样一家企业 , 不同的财务人员可能会编出金额大相径庭的财务报表 。  
财务报表的准确程度 , 取决于财务数据背后的假设 , 以及财务人员的人为判断 。比如 , 应收账款有多大比例会成为坏账?符合什么样的条件 , 才可以确认收入?  
记住 , 你看到的财务报表通常合乎法律法规的规定 , 是对的 , 但不一定反映了企业的真实状况 。  
常识4: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就像比基尼 , 它所隐藏的才是关键的东西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某个特定时点 , 比如小米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的快照 , 是一张静态报表 。  
单期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 , 连续资产负债表则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 , 比如招商银行2020年、2019年、201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 。  
不过 , 阅读资产负债表时不能仅满足于此 , 还要尝试看债务的结构 , 看资产与债务的关系即偿债能力 , 具体可阅读《一看就懂的会计入门书》第7章“生死时速:形形色色的财务比率” 。  
什么样的资产负债表可以被认为是健康的呢?一般来说 , 要有比较高的流动资产、相对高的净资产、足够的留存收益(主要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相对低的负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