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有什么危害因素 桉树有什么危害( 二 )


4、培育管理:按树苗在栽植成功后的3~6个月内 , 长势还较弱 , 为保证幼苗能有充足的光照和养分 , 要注意清除杂草 , 避免其与树苗竞争生长元素 , 且春季正是杂草生长旺季 , 除草是必须工作 。同时 , 为保证土壤肥力的释放 , 还要进行松土作业 , 在作业时应注意与树苗根部保持一定距离 , 避免伤害根部末端 。
5、合理追肥:桉树前3年需要的肥力较多 , 可在首次施肥后40天进行首次追肥 , 若前期施肥中含氮量较多 , 则可适当延后首次追肥时间 。以后的追肥要依据桉树长势 , 尤其是树冠郁闭程度来决定追肥时机与追肥量 。此外 , 为避免林间杂草争夺肥力 , 须进行及时的除草作业 。
桉树的栽培品种
1、细叶桉:细叶桉为大乔木 , 高25米 。树皮平滑 , 灰白色 , 长片状脱落 。嫩枝圆形 , 纤细 , 下垂 。幼态叶片卵形 。过渡型叶阔披针形 。成熟叶片狭披针形 , 稍弯曲 。伞形花序腋生 , 总梗粗壮 。花蕾长卵形 。雄蕊花药纵裂 , 蒴果近球形 。原产地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 , 最高海拔可达1800米 , 常见于降水量较充足的壤土 , 冬季耐轻霜 , 不适于酸性土 , 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种 , 木材苍白 , 供建筑、车辆、船舶、机械、枕木等用 。
2、赤桉:赤桉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最广 , 除荒漠及半荒漠外 , 几乎各地均有分布 , 较适度的条件为海拔250米以卞的地带 , 年降水量为250~600毫米 , 冬季只有轻霜的生境 。最常见于河流沿岸 。在中国栽种的面积也较广 , 从华南到西南均有栽培 , 是比较理想的树种 , 生长迅速 , 有一定的抗旱及耐寒力 。木材红色 , 抗腐性强 , 适用于枕木及木桩等 。
3、柠檬桉:柠檬桉是常绿大乔木 , 高可达40米 , 胸径达1.2米 , 干形高耸通直 , 树皮光滑洁白 , 被誉为“林中仙女” 。原产澳大利亚 , 我国引种已有近百年历史 , 华南及福建、浙江、云南、四川等地有栽培 。喜光 , 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强 , 耐干旱 , 速生 , 出材率高 , 为华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 适宜南部低丘下部、沿海山地造林和四旁绿化 , 同时也是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很好的芳香油树种 。
4、窿缘桉:窿缘桉别称小叶桉、风吹柳等 , 原产地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玄武岩及沙岩地区到内地较干旱地区均有分布 , 华南各地广泛栽种 , 在广东雷州半岛有较大面积的造林试验 , 并获得初步成效 。实生苗的茎干多屈曲 , 经砍伐更新 , 萌蘖的茎干多挺直 , 是目前华南造林常用的树种 , 惟抗风力稍差 , 不耐台风袭击 。木材淡红色 , 坚硬耐腐 , 叶含油量0.82% 。
5、大叶桉:大叶桉是密荫大乔木 , 高达20米 , 树皮不剥落 , 深褐色 , 有不规则斜裂沟 。嫩枝有棱 。幼嫩叶对生 , 革质 , 卵形 , 有柄 。成熟叶互生 , 叶片厚革质 , 卵状披针形 , 两侧不等 , 两面均有腺点 。伞形花序粗大 , 总梗压扁 , 花梗短 , 粗而扁平 , 花瓣与萼片台生成一帽状体 。蒴果卵状壶形上半部略收缩 , 蒴口稍扩大 , 花期4~9月 。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 , 原产澳大利亚南纬以北 , 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有栽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