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和冰心奶奶是什么关系( 二 )


这是二人初次见面 , 冰心因比在座几人略微年长些 , 所以显得愈发温和而稳重 。
冰心后来回忆时提到:自己第一次见到巴金几人时 , 就把他们当做亲弟弟们看待了 。
冰心那时也已阅读过巴金发表的部分文章 , 也从中感受到了这位年轻作家字里行间蕴含的悲愤与激情 , 以及对人们坦率的爱意 。
二人交流间都对彼此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 也发现对方有自己欣赏的地方 。
1940年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2月举行茶会 , 冰心受邀从昆明前往重庆 , 巴金恰好也一同前往 。
二人打了个照面 , 也逐渐开始增多了联系 。
巴金与妻子萧珊
来往多了 , 了解也更深 , 巴金便知晓了 , 这位作家当时身体不适正在吐血 , 现在住在歌乐山养病 , 此后他便经常去看望冰心 。
后来 , 巴金又得知因为病情开销极大 , 冰心经济情况拮据 , 甚至连年夜饭都成了问题 , 便装作不经意间 , 与冰心谈起她的著作应在内地重印出版的事 。
冰心也不扭捏 , 点点头 , 欣然同意说:“这事情就托给你去办吧!”巴金笑着一口应下 , 保证将书顺利出版 。
帮这位自己从小就欣赏的作家办事 , 巴金自然是十分上心 。
他亲力亲为 , 以原来北新书局出版的《冰心全集》为基础 , 选编成三册 , 书名为《冰心著作集》 , 交给开明书店刊行 。
患难见真情 , 巴金如此尽心尽力 , 冰心也十分感动 , 两人从此成为好友 。
巴金一家
此后 , 即使是冰心远在日本期间 , 他们依旧保持联系 。
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 可巴金与冰心之间的友情 , 却如同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 , 安静却不知疲倦地奔流着 , 似乎没有停息的时候 。
除去人格作风的互相欣赏 , 更别说二人还有共同的精神主题——那便是爱 。
虽说写作风格不同 , 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自己家乡的爱 , 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大爱都是相同的 。
冰心和巴金都是偏向于感性的作家 , “情”和“真”贯彻在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 , 而这样相似的写作追求 , 也是他们成为朋友的重要原因 。
同样的理念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 即便没有经常见面 , 仅仅靠着书信交流 , 他们之间的友情依然牢固万分 。
毕竟“高山流水” , 能懂自己心中所想之人 , 世间又有几人?得遇一人 , 已是万幸 。
冰心1927年的手迹
随着岁月的流逝 , 他们之间的友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 也是时间酝酿的一种升华 。
友情积累、沉淀 , 使他们由文学界的老友 , 跃为人生难得的知己 , 也有了冰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 。
1980年4月 , 76岁的巴金和80岁的冰心 , 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一员访问日本 。
有一天代表团没安排活动 , 两位老人得了空闲 , 便坐在客厅里聊天 。
这大概是二人相识以来第一次的畅怀长谈 。
从生活趣事 , 到人生哲理 , 他们仿佛不知疲惫地一直谈到午夜 , 脸上带着的是幸福而畅快的笑容 。
两颗心在言语中贴得更近了 , 两位老友比过去任何时候 , 都要感到相知、互相理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