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直播带货 带货500万的俞敏洪( 二 )


放不下体面,卖不好货
俞敏洪带货效果不理想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无法放下身为新东方缔造者的“体面” 。
在俞敏洪看来,投身直播带货只是权宜之计,本质上自己还是一位教育者,是新东方的创始人,总有一天要回到教育事业上 。或者说,他从未离开过 。
这种心态使得俞敏洪无法成为一个专业的带货主播,包括一些对普通主播来说是基本操作的事,他都没有做到 。
比如,在推荐一款肉制品时,俞敏洪被售价惊得直咂嘴,直言价格太贵,而一旁的女主播只能打圆场地说道:“俞老师是在以他自己小时候的物价水平衡量现在的商品价格” 。
可见,俞敏洪在带货这件事上是相当不专业的 。一个合格的主播理应避开商品的弱点,突出商品的优点,把商品的核心卖点展示出来给观众看 。
当然,也有人说俞敏洪是直播界的一股“清流”,像他这样坦诚相待的“老实人”不多了,直播界应该容得下不同的声音 。
但要知道,主播不仅要对观众负责,也要对品牌和商家负责 。说到底直播还是一门“注意力”的生意,如果不采取一定的话术吸引顾客,何以带得动销量呢?
所以,太有原则、太要面子的人是做不好直播带货的 。带货就是吆喝,吆喝就要嗓门大,说错了不要紧,下次改过来就行了 。你看罗永浩“翻车”了那么多次,观众依然买账,就足以说明问题 。
不过,也不能以罗永浩的标准去要求俞敏洪 。毕竟罗永浩开始带货时可谓一无所有,连锤子公司都卖给了字节跳动,根本不需要顾忌什么 。
所以,“穿鞋”的俞敏洪,成不了“光脚”的罗永浩 。
时代转折中的俞敏洪
最后,笔者想从行业态势的角度谈谈俞敏洪的带货 。
平心而论,用罗永浩首播的战绩对比俞敏洪首播的战绩是不公平的,因为二者的行业背景截然不同 。
罗永浩进军直播带货时,正值行业的鼎盛时期,经过2016-2019年平台对渠道的奠基,再加上2020年初疫情对实体的冲击,直播带货空前繁荣,罗永浩真的挑中了一个好时机 。
但如今,直播带货的种种质量问题事件,和一些主播的翻车事件,令大众对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 。同时新鲜感的丧失和实体商业的复苏,也影响着直播间商品的销量 。
这正应了那句名言: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时代的进程 。
俞敏洪从一个走下坡路的行业来到另一个走下坡路的行业,待遇自然不会太好 。
但话说回来,俞敏洪也没有必要成为罗永浩,销售额不应成为衡量一个主播的唯一标准 。或许当代主播能从俞老师的身上,学到一些他们不具备的品质 。
作者:风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