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龙局风水 风水三龙聚首( 四 )



引龙局风水 风水三龙聚首

文章插图
众壑秋潮:有诗曰,“三水汇来胡马桥,金风激处起秋潮 。中宵一段天然乐,诗客临时意兴高 。”富源县城南边的胡马桥下,东门河、清溪河(也叫西门河)、小黄河交汇后,在此形成汹涌的水潮,尤其在秋季,水势更为壮观 。过路人群都不由得驻足观望,欣赏激流的飞溅和飘落,水花千变万化,瞬时即逝 。这一奇特景观,被清朝的文人墨客冠名为“众壑秋潮”,并将其列为“平彝八景”之一 。景观的产生,民间有生动有趣的传说对此进行诠释,让人耳目一新 。说是从前,东门河住着一条紫龙,清溪河住着一条青龙,小黄河住着一条金龙,它们各自在自己的河流里游来游去 。忽然有一天,它们游到了胡马桥下,发现三条河流原来并不孤立,而是彼此相连 。三条河汇聚后,波涛滚滚,向南蜿蜒着奔腾而去 。这次三龙聚首,助长了它们各自的野心,都想取得本地的霸主地位,能随便号令和差遣另外两条龙 。于是,它们约定在秋季决斗,因为这个季节雨水较多,河水上涨,水面宽阔,便于龙体施展 。由于河道始终极为狭窄,它们只能使用头部在胡马桥下打斗,其它部位都固定在自己居住的河流中 。果不其然,第一个秋季到来,刚好就碰到连绵秋雨 。战斗准时开始,三条龙同时摇头摆尾,互相攻击 。有时,它们把自己的头部当做铁棍,横扫对方要害;有时,它们又把自己的头部当做利箭,直插对方喉管;有时,它们把自己的牙齿当做钢针,专戳对方的皮肉;有时,它们把自己的身段当做绳索,死死缠住对方的软处 。它们大幅度的打斗,掀起了很高的浪花,真有白浪滔天之感,飞溅的浪花接连又砸出无数的水坑,发出响亮的哗哗声 。胡马桥下,因为有障碍物阻隔声音的传播,从而形成轰隆隆的巨响 。激战持续了整个秋天,没有谁正真成为赢家 。与此相反,它们各有损伤,没有谁驯服于谁 。就这样,第二年、第三年乃至以后的若干年,每年的秋季都按时举行决斗,河道里的水也因在这一季节里波浪翻滚,涛声隆隆,这一奇观就被清朝的文人墨客形象地称为“众壑秋潮”而流传下来 。

引龙局风水 风水三龙聚首

文章插图
峦岗翠竹:有诗曰,“漾漾绿波三万重,霜枝冷叶密层层 。生来腰干直且硬,胸有气节不贯通 。”富源县城东面的峦冈山上,除了有“东岭晴云”的神奇景观,海拔再高一点的地方,还有“峦冈翠竹”的优美风光 。和前者一样,都被文人墨客列入“平彝八景” 。这片令世人赞不绝口的竹海佳境,还有着一个趣味十足的传说 。相传,天庭里的一位老寿星,已有八百多岁,身体仍然健硕 。这样上年的寿仙,吃穿用度都由天庭供养 。因此,他很自在逍遥,每天无事可做,到处飘游玩乐 。天庭里凡是有意思的地方,无论是有名的山川仙境,还是高雅的仙楼亭阁,他都去拜访过了 。一天,老寿星异想天开,竟然想去人间闲逛 。他选中的地方就是峦冈山,这里山高风冽,气温偏低 。这是一座石头山,经过亿万年的风蚀雨削,山上的石头嶙峋怪状,有石柱、石墩、石桌、石猴、石碗等自然景观 。总之,只要游客的想象力足够丰富,那么欣赏者必定趣味无穷 。石景只是其一,伏地松更是难得的美景 。因为处于高寒地带,本来应该长成参天入云的松树,在此却不幸患了侏儒 。枝干瘦骨嶙峋,弯曲着顺地面和石崖生长,有的像蛇,有的像龙,有的像蒲扇,有的像曲桥 。同样,随着观赏者想象力的丰富,其形状会随着增加 。老寿星提着一根龙头竹杖,高兴地来到了峦冈山 。明媚的阳光下,他吸着清醒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高兴得像个老顽童似的 。一会儿这块石上站站,一会儿那块石上坐坐 。忽而用手摇摇这棵伏地松,忽而用手杖敲敲那棵伏地松 。兴致浓厚处,不时哈哈大笑起来 。洪亮的笑声让喜悦的心怀得到应有的抒发,但却惊动了山谷中的一只灰色野豹 。它很大很强壮,在谷底显出很愤怒的样子 。它一边嚎叫,一边朝谷岸的老寿星飞奔而来 。情急之下,老寿星甩出自己的手杖,希望直插灰豹的咽喉,让它瞬间毙命,好带上它作为晚上的下酒菜 。谁料老寿星的想法虽然美好,但是却全然落空 。手杖最终根本没有动到豹子的一根汗毛,而是直接深深地穿入悬崖的石缝中 。眼看灰豹就要跃到自己面前,老寿星一时无计可施,只好起身腾空回天庭去了 。灰豹袭人未果,又返回深谷 。来到谷底,想去叼那根手杖,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只因手杖离地面很高,而且悬崖与地面几乎垂直,豹子只好放弃自己的打算 。豹子回巢后,天气骤变,立刻大雨倾盆,山洪滚滚 。不久,老寿星的竹杖居然活了过来,还生出了根,根又到处蔓延,形成盘根错节之势 。多年之后,这里已经是竹海一片 。狂风吹来,绿滔翻滚,沙沙作响,风景宜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