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法国巴黎 , 华为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
除了拉福格所就职的华为巴黎研究所 , 华为于2020年在法国巴黎设立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 , 旨在促进计算科学和数据科学相关的数学基础研究 , 积极探索和研究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 引领计算和数据科学的发展 , 培养数学人才 。 该中心与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 , 搭建理论研究平台 , 探索灵活的参与模式 , 吸引科学家共同探索原创性理论 。 科学家可以通过申报课题获得研究经费资助 , 可以参与定期举办的学术会议 , 可以利用研究中心平台举办学术研讨和交流 。 所有参与研究中心课题的研究人员都可以通过华为及开放平台获取通信及计算领域对数学的挑战难题以及工业界最先进的研究方向 。 研究员公开发表学术成果并完全拥有相关研究的知识产权 。
据悉 , 有三位菲尔兹奖得主参与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工作 , 他们分别是法兰西学院的皮埃尔-路易·利翁(Pierre-Louis Lions)、苏黎世理工的阿莱西奥·菲加利(Alessio Figalli)、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的马克西姆·孔采维奇(Maxim Kontsevich) 。
利翁是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 , 从事平均场博弈论和大规模动态交互系统课题研究 , 他是拉格朗日中心数学计算中心科学委员会主席 。
菲加利是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 , 于2021年7月参与拉格朗日中心研究工作 , 带领一个5人的团队从事最优传输理论的研究课题 。
孔采维奇是1998年菲尔兹奖得主 , 于2021年12月成为拉格朗日研究中心顾问 , 参与高阶范畴论、形变理论等课题的研究和指导工作 。
吸引“高鼻子”
2021年9月底 , 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一则由任正非签发的总裁办电子邮件 , 题为《敞开胸怀 , 解放思想 , 敢于吸引全世界最优秀人才》 , 提到 , 要和“高鼻子”建立感情 , 吸引他们来中国工作 , 参加“杀猪”战斗 。 要招些会使“洋枪洋炮”的“高鼻子”进来 , 用三五年时间走向国际化 , 也可推荐给中国高校 , 肥沃国家土地 。
据了解 , 华为在全球建有26个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 , 拥有数学家700多人 , 物理学家800多人 , 化学家120多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 , 还通过内部的战略研究院 , 资助全球著名大学的教授做基础研究 。
事实上 , 早在1999年 , 华为就在俄罗斯成立了专门算法研究所 , 招聘了数十名全球顶级数学家 , 其中一位俄罗斯小伙子突破了3G技术 。 而5G技术的突破 , 也是来自于土耳其数学家埃尔达尔·阿里坎(Erdal Arikan)的论文 , 华为曾专门在深圳总部为他颁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