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十三世纪 伊斯兰回文豆 著录于《西清续鉴?甲编》附录1〈唐时回铜器〉
明清时期的方志可见不少华南地区铜鼓出土的记载 。乾隆皇帝亦曾作《铜鼓歌》一阕,记述雍正八年(1730)广西出土的《诸葛鼓》 。《西清古鉴》〈汉铜鼓一〉图说,考铜鼓多出于百粤、两川等地,分别为汉代马援、诸葛亮南征遗制 。可见清宫连结出土地域和史事传说,理解铜鼓与南方地区的民俗器用文化 。

文章插图
东汉末至六朝 立蛙纹鼓 著录于《西清续鉴?乙编》卷18页1《汉铜鼓一》
乾隆时期编纂的第一部铜器图录为《西清古鉴》(1755),总计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 。第二部为《宁寿鉴古》十六卷(约1781),收录新增入藏品,并陈设于改建之后的宁寿宫 。第三部《西清续鉴》(1793)分为两部,《甲编》二十卷,收录紫禁城的藏器;《乙编》二十卷,收录盛京奉天行宫的藏器 。以上图录合称为“西清四鉴”或“乾隆四鉴”总计收录4105件器物,是官方最具规模的传世铜器图鉴 。
精绘形模
铜器的制作与使用,盛行于商朝和周朝 。铜器的收集、编书与研究,始于宋代 。记录铜器的方式包括丈量尺寸、摹写或传拓铭文、描绘图像 。认识铜器的第一步,在于器物专有名称和形体样貌的连结,宋代的编书方式,即是按器形的分类作为卷次安排,以达到图鉴的效果 。到了乾隆皇帝的《西清古鉴》(1755)时,由名称来看,书中的铜器已达七十个类别,同时成为其他材质模仿的古器象征 。“精绘形模”单元以累积至今日的认识成果,重新将乾隆时期的宫廷铜器收藏,依相同形制排列,可见个别器物随着时代、区域有着风格演变 。
每一类铜器皆有其专属名称,随着对于器类认识的改变,名字也会变动 。以铜簋为例,从宋代到清乾隆时期,被命名为“敦”或“彝” 。

文章插图
西周晚期 师寏父簋 著录于《西清续鉴?乙编》卷12页29〈周师寏敦〉
在功能与形制方面,匜取代盉作为注水器,和盛水器盘搭配使用,约出现于西周晚期 。〈凫叔匜〉以兽身作盖的形式,可能源自于觥形器 。两类器的形制相承转化,也说明宋至清的铜器图录中,觥、匜不分的情形其来有自 。

文章插图
商代晚期 宁戈父丁盉 著录于《宁寿鉴古》卷12页41〈周父丁盉〉

文章插图
西周晚期 凫叔匜 著录于《西清续鉴?乙编》卷14页41〈周唯叔匜〉
西周晚期的凫叔匜,器身嵌以红铜装饰,自口沿至腹底计有七层图案,分别以对顶三角纹为界,布列成格状 。纹饰由上至下为凤鸟纹两层、独角神兽纹四层,最下层为写实鹿纹 。

文章插图
战国 嵌红铜鸟兽纹壶 著录于《西清古鉴》卷21页13〈汉螭鹿壶二〉

文章插图
《西清古鉴》卷21页13〈汉螭鹿壶二〉线绘图
将铜器作为模仿的对象,是乾隆皇帝提倡,避免流于俗套的因应之道 。仿制的铜器类型,以鼎、尊、壶为主;媒材包括玉器、竹雕器、掐丝珐琅器等 。

文章插图
商代晚期 兽面纹贯耳壶 著录于《西清续鉴?乙编》卷5页34〈周饕餮尊四〉
- 包粽子光滑的一面朝里还是朝外
- 2019年鬼门开什么时候
- 特别非主流的爱情说说合集80句
- 狗尾巴草寓意和象征 狗尾草的寓意
- 八宝粥的配方 八宝粥怎么做好吃
- 怎么感觉输卵管通不通 如何证明输卵管是通的
- 人生感悟的句子 人生随意的句子
- 妊娠纹怎么去除干净 妊娠纹如何去掉?
- 差12岁的婚姻悲剧 差12岁一轮忌结婚
- 年轻人神经衰弱吃什么药 治疗神经衰弱的药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