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定位自己与公司的关系 你是如何( 六 )

  
解决之道:我喜欢观察事物,改变对事情看法,从而解决问题;  
人物形象:我是一个有想法有创意的人 。  
解决之道:对于认准的事,我非常坚持,不达目的,绝不放弃;  
人物形象:我是一个有毅力的人,可以打硬仗 。  
解决之道:我的关注点常常不在具体问题,而是喜欢梳理业务流程,从制度层面优化办事效率 。  
人物形象:我是一个理性、系统性很强的人 。  
不过,有人要说了,面试又不是放电影,而是一问一答,我们怎么跟别人讲故事呢?  
如果你的面试经验丰富,你一定遇到过下面的经典问题:  
“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你遇到过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  
“你曾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是什么?”  
“面经”常常把这些问题看成是“陷阱问题”,并总结了一些回答模板 。  
可这些回答模板只能做到不失分,却让你浪费了一个告诉面试官“你是什么样的人”的绝好机会 。要知道,这些问题之所以被面试官视为经典,因为它考察的重点并不是专业能力,而是以“弱点——挑战——解决”的模式,把你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  
还有一些经典问题,同样不是考察专业能力,而是“人品问题”,比如:  
“你制定过什么样的目标,你是如何完成的?”  
“对于你而言,团队作业和单独工作,哪一个更高效?”  
“如果你不同意上司的意见,你会怎么做?”  
在这些问题上,千万不要背标准答案,标准答案都是永不犯错、但毫无个性的回答,不会给你加任何分 。  
那么你应该如何回答呢?  
在你的经历中,寻找一个“弱点——挑战——解决”的故事,找到你自己的真实形象,找到你最认同的解决问题的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考虑面试的问题答案 。  
有人会说,我才大学毕业一两年,哪有什么人生故事啊 。其实,这个模式更注重从生活小事中找到你的性格特征,而不需要做什么大事情 。  
比如:  
“我的英语口语不太好,但我会努力提高的 。”  
“我的上一家公司业务比较局限,缺乏空间”  
“我很注重培训,比如英语口语,还在网上自修了几门功课”  
这三件事,如果分布在面试不同时间段,就仅仅是三个意义不大的生活碎片而已,如果按照“弱点——挑战——解决”的模式,它就是一个不错的人生故事:  
“我的上一家公司业务比较局限,我希望在这个职位上找到新的空间,当然,我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英语口语能力比较弱,所以我已经参加了XXX的英语口语培训,就象您现在看到的,比之前大有进步了……”  
记住,”屡战屡败“是一个事实,而”屡败屡战“就是一个故事 。  
在运用这个方法时,有时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因为所有的性格都有其负面因素,在回答不同的问题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  
比如,“我是一个喜欢独立思考的人”,这个性格在回答“你是如何学习一个新的领域”这个问题时,会让你倍感顺畅,但在回答“团队合作”一类的问题时,你就有点别扭,因为你必须放弃那些“政治正确”的回答 。  
你敢不敢直接这样回答呢:“虽然我对团队合作没有任何排斥心理,但其实我在单独作业时,效率一般更高,因为我是一个……”  
衡量这个回答好不好,还是要回到前面说过的,面试官最在意的两类问题,这两类问题的回答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你是否适合这个工作?”这类问题的回答思路是从职位的要求出发,寻找自己的优势,考虑的是“对方需要什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